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ID:23615503

大小:7.5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09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4页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anderslII、IV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3.2治疗过程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体位: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操作过程:a切口显露。跟骨外侧L形切口,纵向部分起始于外踝上5cm,位于跟腱前缘,切口向下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相交处,水平向前至第五跖骨基底近侧。b用刀紧贴跟骨外侧壁,并在腓骨长短肌腱鞘深面将整块皮肤连同软组织向上切剥、牵开,显露跟骨外侧及距下后关节面。C复位内固定用一把骨膜剥离器向外侧撬开外膨的跟骨外侧壁,显露压缩、塌陷的后关节面骨折块。牵拉矫正跟骨短缩和内外翻。撬起后

2、关节面骨折块或舌型骨折块,复位,外侧安放跟骨钛板,钻孔,固定,缝合包扎。术中植骨19例,其中SandersIII型7例,SandersⅣ型12例,均为压缩严重的骨折,骨缺损大于2cm3。术后处理及康复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天,所有患者术后均不做外固定,后跟外侧皮瓣处适当加压包扎以防皮瓣下方积血积液。患肢抬高放置3天;术后24小时开始足趾被动活动;48小时开始足趾和踝部主动和被动活动,活动以屈伸活动为主并逐渐加强,但不宜过早作足的内外翻活动。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物。其中引流条29例,引流管67例。术后肿

3、胀消退情况,用引流条者术后完全消肿平均10士7天,用引流管术后完全消肿平均为74-4天,用引流管后消肿及皮肤延迟愈合比率均明显优于用引流条的患者。内外翻活动锻炼一般在术后4~6周开始,此时应进一步加强患足的屈伸锻炼,·以主动配合被动为主。患者出院后的功能锻炼应予特别重视,应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指导患者进行患足的伸屈和内外翻锻炼,有利于足部消肿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足完全负重一般在术后3月骨愈合后开始。3.3疗效评价指标与方法疗效评价指标客观指标:跟骨增宽、跟骨后关节面塌陷、BShler角。主观指标:疼痛、日常生活工作能力

4、、走凹凸不平路、行走辅助、跛行程度等。观测时点”..跟骨骨折愈合周期约为6周,伤肢功能恢复需6个月。本研究观察为6个月以上手术病人,分别在整复或手术后一周内、6个月以上进行观察,明确骨折复位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6对象与方法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标准按照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根据改良Rowe,Maxfield和McDermont,Lindsay和Dewar,Stephenson及Paley等的评价制定)(引自张铁良于建华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0V20N2:119)疼痛:无痛-25分;偶有轻痛一20分;步行

5、超过1.5km有痛胀感一10分;明显疼痛,步行不能超过0.5km-O分。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恢复伤前水平-10分:绝大部分恢复一8分;部分恢复期一5分;明显受限一0分。走凹凸不平路:无障碍一10分;轻度障碍一8分;中度障碍一5分;不能一0分行走辅助:不需要一5分;鞋垫或矫形鞋一3分;手杖一1分;双拐一O分。跟骨增宽:2mm-lO分;2~4nm-5分;>4mm-O分。跟骨后关节面塌陷:无-10分;<2mm-5分;>2mm-O分。BShler角:≥30。一10分;25。~29。一5分;≤24。一0分。踝关节活动范围:50

6、。~70。一10分;25。~49。一5分;0。一--24。0一分。跛行程度:无-10分;轻度一5分;严重一O分。‘总积分:病情轻重:轻>60分中60"--30重<30分。后期评分:86~100分为优,71~85分为良,51~70分为可,50分以下为差。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时先检查完成例数,确定统计分析数据集;然后进行病人的人口统计学及基线各相关特征的分析,进行组内疗效的评定。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统计分析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有关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P值。采用单侧检验

7、认为P值小于0.05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4实施步骤及技术路线:7SandersIII、Ⅳ型跟骨骨折手术后后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对近年已出院SanderslII、Ⅳ跟骨骨折病人进行随访研究随访观察统计分析年龄、SandersIII、Ⅳ跟骨骨折具体类型、骨折复位情况、负重、术后已发并发症与时间的关系及转归、后续治疗效果及对踝足功能的影响8骨折复位情况对后期功能的影响及并发症SandersIII、IV跟骨骨折治疗方案选择(一期行手术复位)的适应症、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结果l受试人群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

8、9月,洛阳正骨医院共收治新鲜跟骨骨折共有346例,其中手术病人237人,CT分型为Sandersm、Ⅳ型的共有162人,有96人随访超过半年。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3个月。从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按照本研究方案中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6个月以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CT分型为Sandersl]I、Ⅳ型的96例病人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