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ID:23628378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9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_第1页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_第2页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_第3页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_第4页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血管炎  川崎病(Kag/kg·d-1,2~3h内静脉输入,连用5天;③IVIG1.0g/kg,于4~6h内静脉输入。三种治疗方法均可预防CAL发生,但在快速退热、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2.0g/kg优于5天疗法,且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效果明显〔4〕。CAA的发生与IVIG剂量呈负相关,冠状动脉异常发生率的降低依赖IVIG的剂量〔5〕。但在使用2.0g/kg还是1.0g/kg的问题上仍有争议,有资料报道〔6,7〕,IVIG单剂1g/kg与单剂2g/kg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输入单剂1.0g/kg

2、与单剂2g/kg后测定血浆中的IG浓度分别为15.56g/L和18.10g/L,均达到治疗KD所需的最低有效血浆浓度15g/L的水平,认为单剂1g/kg是最经济的有效剂量。但关于两者对降低CAA发生率的有效性比较,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论证。    使用IVIG的时机应在发病后10天内给予,如有可能,应尽量在7天内给予疗效更好,若超过10天才诊断为KD者,在发病后10天仍可考虑应用IVIG。近年来,有关在KD发病5天内使用IVIG是否具有进一步降低CAL功效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2004年Muta等〔8〕对9000例大样本队列研究

3、结果表明,患者4天内接受IVIG治疗者与患病5天后接受IVIG者其CAL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前组中重复接受IVIG的机会较后组明显增加。  1.2阿司匹林(ASA)ASA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而KD具有全身性血管炎症、高热、血小板升高等表现,故ASA对KD治疗有效,ASA已成为KD基础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和血栓素的形成,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由于ASA本身无抗CAL作用,故需与IVIG联合使用。但在ASA的用量及维持时间上仍有争议。美国通

4、常给予80~100mg/kg·d-1,分4次服用,由于大剂量ASA对胃肠道的刺激影响较大,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给予30~50mg/kg·d-1,经多中心研究同样有效〔9〕。使用中到大剂量ASA的时限也不同,许多中心在儿童退热后48~72h即减少ASA剂量,改为小剂量3~5mg/kg·d-1,但也有部分专家则直到病程的第14天且退热48~72h后才改为小剂量。    ASA减量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使用时间:①无冠状动脉异常或急性期冠状动脉仅呈一过性扩张者,6~8周后可停用;②并发小到中等CAA者,应口服小剂量,直到CAA消失;③若并发一个或多个巨大CAA或

5、者多个小到中等CAA但无冠状动脉闭塞者,应长期服用小剂量ASA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④并发冠状动脉分支闭塞者,除长期服用小剂量ASA联合华法林外,另加服用钙通道阻滞剂,以减少心肌耗氧〔10〕。  1.3皮质激素与其他血管炎性疾病不同,皮质激素在KD的治疗方面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早期研究提示激素作为KD的初始治疗会增加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但近年有研究认为〔11〕,激素治疗可缩短发热期和住院时间,降低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状动脉预后无明显影响。因此,有关皮质激素在急性期的作用及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仍需作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验证。由于

6、皮质激素具有促进CAA形成的潜在风险,且近年来IVIG治疗KD效果明显,目前病程早期多不主张使用皮质激素〔12〕。  2耐IVIGKD的治疗  2.1IVIG耐IVIGKD者是指初始大剂量IVIG治疗完成36h后仍持续发热或再次发热。大约10%的KD患者对单剂2g/kg无反应。对耐IVIG者绝大多数专家推荐再次给予IVIG(2g/kg)治疗,多数患者对第二剂IVIG均反应良好〔13,14〕。  2.2皮质激素最近研究提示KD与抗原过高(高抗原性)有关〔15,16〕,对大剂量IVIG无效病例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多数学者建议激素治疗应限制在使用两剂以

7、上IVIG仍未能缓解发热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11,17〕。由于激素治疗可加重血液高凝状态,故必须与ASA联用。常用治疗方法: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20~30mg/kg·d-1冲击疗法,在2~3h内给予,每天1次,连用1~3天,热退后改为泼尼松2mg/kg·d-1,分次口服,直至血清CRP正常后,减至1mg/kg·d-1,每日1次,逐渐减量,共用4~6周停药。  2.3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临床研究提示UTI是一种多形核白细胞(PMN)抑制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及抗内源性休克作用的药物。在KD早期应用UTI能阻断

8、PMN的致病途径,抑制PMN对纤维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破坏,起到预防CAA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成等并发症,剂量3000~5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