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

ID:23644182

大小:7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_第1页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_第2页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_第3页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_第4页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证候分析吴犀翎陈文强黄小波通讯作者张国君刘爱华王宁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53【摘要】目的: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癫痫合并抑郁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方法:收集癫痫合并抑郁患者156例,进行中医四诊检查,将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级,按照中医辨证记分标准逐一记分。对采集的证候要素进行频数统计,对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癫痫合并抑郁在调查群体中分为3型:肝郁痰凝(38.6%):心烦、抑郁、口干、胁肋胀痛、善太息、恶心、口粘、身体困重、舌红、弦脉;精髓亏虚(36.9%):头痛、烦躁、健忘、肢冷、动作

2、迟钝、腰酸、形体瘘软、尿频、虚脉;心脾两虚(24.5%):失眠、祌疲、乏力、易惊、畏寒、胆怯、舌淡、细脉。结论:癫痫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比较复杂,而变量聚类分析能够帮助对癫痫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合理分型。【关键词】癫痫;抑郁;中医证候;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R74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06-02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祌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祌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癫痫的患病率在3.6&permilr7.0‰【1】。抑郁与癫痫共存被认为是一种

3、精神病学现象,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控制良好的癫痫患者抑郁发生率为10%〜20%,控制不良者为20%〜60%,且癫病患者自杀率比普通人ft10倍【2】。虽然近年癫痫治疗手段不断更新,明显降低了癫痫发作频率,抑郁却成为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对癫痫与抑郁共患病的研究对于促进和完善癫痫的个体化的整体治疗改善癫痫患者的总体预后只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癫痫合并抑郁患者中医证侯分类的客观规律,我们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癫痫合并抑郁的中医分型进行了初步的研宄。1资料与方法1.1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诊断标准:①

4、癫痫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国际抗癲痫联盟制定的关于癲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分类标准,对癫痫患者进行分类;②抑郁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3版。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均经临床和脑电图证实,符合癫痫和抑郁的诊断标准;②入组前3个月平均每月发作频率≥4次;③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血管畸形或其他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④血、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査正常;⑤治疗期间自愿配合不再服用其他治疗药物或措施。病例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有进行性疾病者;③患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或恶性病变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及不能填写观察日记者;⑤病情

5、危重,难以对本次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由接受过专业认知测验培训的医师进行临床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一证候部分》【4】和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第五版【5】相关内容制定中医四诊调查表。1.2观察对象收集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癫痫合并抑郁患者156例。其中男性66人,平均年龄27.33±12.16岁;女性90人,平均年龄25.76±10.96岁。病程最短的1年,最长的53年,平均病程15.87±12.06年。1.3调

6、查方法分组采集资料,按统一表格,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由受试者填写,书写困难者由调査医生询问代填。调查医生采集核对资料,进行中医四诊检查,按照中医辨证记分标准逐一记分,分别填表登记,数据纳入在线调查数据库。将能够分级的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级。偶有发生为轻度(+)•,经常发生但能耐受或控制为中度(++>;经常发生II程度较重,难以控制为重度(+++);持续发生,症状重,需服药才能控制为严重(++++)。对不能分级的症状有则记1分,无则记0分;能分级症状1个(+)号记1分,如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依此类推。按照患者将症状

7、得分分别累加,作为相应变量得分。1.4统计学处理对癫痫合并患者与中医证候相关的106个变量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矩阵。根据所得矩阵,使用SAS4.0进行分析,采用双侧检验。对采集的证候要素进行频数统计,观察所得数据的集中趋势,剔除频数在20%以下的变量,将滤过后得到的变量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变量聚类分析,聚类分析采用分层聚类法(HierarchicalCluster),聚类方法为组间连接,距离测度采用欧氏距离平方作为类间距离。2结果根据证候在各组中的频数分布,依据以下原则建立聚类模式:(1)证候识别变量优先原则;(2)证候鉴别变量次优先原则;(3

8、)证候定位要素和证候定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4)舌、脉变量单列的原则;(5)变量名称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诊断学》的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