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ID:23729154

大小: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_第1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_第2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_第3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_第4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禹丹湖南省委底卫校附属医院417000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5例、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强调心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肺结核;治疗效果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

2、慢性疾病,由于该病治疗其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影响患者治愈的信心。因此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教育和指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要分析每位患者的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更,有利于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1]。木院近年来收治的一些肺结核患者在给予心理护理和规则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现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1曰〜2015年02月28(=)诊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51:39(比例简化为1:几点几),年龄19〜73岁,平均(32&pluSmn;4.97)岁;患者均经临床

3、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痰涂片显示结核杆菌均呈阳性,X线胸片显示肺内病变或空洞。在接受木次治疗前,均已排除精神病、严重心脏疾患及肝肾功能异常。将90例肺结核患者以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规则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规则治疗方法规则治疗均采用4HRZE/2HR方案进行治疗:强化期采用4联固定剂量复合制剂HRZE(H-异烟肼75mg;R-利福平150mg;Z-毗嗪酰胺400mg;E-盐酸乙胺西醇275mg),以患者体重作为指标,合理给予以上HRZE适当剂量,强化期疗程

4、为3个月。继续期采用2联固定剂复合制HR治疗,继续期奋三种用药规格可供选择:①HIOOmg、R150mg;②H150mg、R3OOOmg;③H75mg、R15Omg。在合理选择用药规格后,也根据患者的体重不同,给予适当剂量的药物治疗,继续期疗程为6〜9个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体征表现的不吋,对治疗方案及疗程进行适当调整,并对治疗初期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氯沙星1个月[2]。1.3护理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不同心理特征的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老年肺结核患者通常会奋焦虑、紧张等消极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患

5、者常表现为对自身形象和学业的担心,常会发生情绪低落或沉默寡言的现象。肺结核患者入院后,主动接近患者,将医院环境、住院注意事项、医疗技术设备等情况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对陌生的环境奋良好的适应性。与患者主动沟通,针对患者的消极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结核知识相关讲座,帮助患者提高对结核的认知。住院期间,帮助恢复期患者调节自我情绪,嘱咐患者饮食、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细心观察患者,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患者病情康复期间,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早期锻炼,提高患者康复的自信心,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对患者关怀体贴,使患者主动融

6、入社会和家庭。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患者主动运动的认识,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最后,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扪忧,使其能够遵从医嘱进行合理的治疗,使患者正视疾病,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1.4疗效评定指标显效:患者痰菌由阳性转阴,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X线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脊效:痰菌基本转阴,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灶吸收面积50%左右;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病灶吸收面积无明显变化。并通过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以及健康知道知晓率等指标。1.

7、5统计学处理所冇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汁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的对照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n(%)]观察组452123144(97.78)对照组451026936(80.00)2.2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8、[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