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ID:23803214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1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2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4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在鉴赏中,总结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能力目标D级,鉴赏评价。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二课时,教师讲解,师生总结规律方法第三课时,理解知识清单归纳的内容第四、五课时,学生练习模拟试题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步骤:一.标纲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属必考内容,能力等级为D级。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2、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二.考点分布08山东,感情的分析08江苏,思想感情07宁夏海南,对世事的忧虑三.命题规律考查的主要方面有:思想感情——积极或消极,健康或颓废;内容——论史、叙事、抒情、言志;风格——豪放或婉约。试题形式: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单项提问;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四.诗歌的思想内容(一)离愁别绪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3、。例1: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问题:1、首联描绘了怎样一番场景?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描绘了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相看无言的场景。2、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徐徐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点拨:问题的答案的突破口其实都隐藏在题目中,标题往往简述了作诗的源起,事由等,因此标题不可小觑。例2:别董大(唐)高适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4、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明确:并非所有的离别都包含着忧伤与不舍,也有激昂奋进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热情赞美,深情劝慰:充满着信心和力量。因此不能仅凭一个“别”字就武断的认为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要认真品读全诗。例3:(二)咏史怀古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例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5、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讲解: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为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被异族金人占领,因此南宋的很多诗词抒发了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但由于南宋统治者懦弱,不想抗战收复失地,所以很多有识之士的诗歌中又有许多英雄报国无门的感慨和对统治者苟且偷安和不能任贤唯能的讽刺和谴责。,辛弃疾的许多词都有这方面的思想与情怀。例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6、,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踯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问:作者站在长安附近的潼关边,想到了什么?明确:这首散曲,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想到了无论盛世和乱世百姓所受的苦难问: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可贵的人文主义情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三)山水田园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有的诗歌借以表达对现实的

7、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例6:兰溪棹歌曲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问:(1)第一句从什么角度来观察?第二句从什么角度来观察?这两句诗勾勒了怎样的境界?明确:第一句是仰视,第二句是俯视,表现了月色清朗、溪水清澈意境。(四)边塞战争大都是以描写边塞雄伟奇绝风光和战争为主题,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8、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例7: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点拨:请注意出现一下字眼常常是边塞战争诗歌:金河、玉(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