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ID:23807281

大小:2.72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8-11-10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本论文是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在基本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作了预测分析。实证分析先从总体宏观上研究了国民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城乡居民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差距。然后.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各种相关要素及其影响强弱程度。将国民经济要素分为农村工业、农村中纯农业以及城镇经济作为三个解释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估计了它们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难以量化的制度因素进行了专门的讨论。研究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如下:1.基本结论(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相当大,甚

2、至可能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80年代上半期的短暂缩小之后,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用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数据,通过建立自回归求积移动平均模型预测的方法,得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现有制度不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条件下将会继续下去的结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2)本文分别检验了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以及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GDP的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存在互为因果的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在农村,G

3、DP的增长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有接近(没达到)5%显著水平的格兰杰单向原因关系,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则不是GDP的格兰杰因原因。用近年(1997至2003)的面板数据分析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时,我们发现近年GDP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要略大于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弹性,但整个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剔除了经济增长因素及固定不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有不够显著的下降现象,而城镇居民的收入整体水平则在这几年显著地增长了。(3)本文选择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各种解释变量因素,用多元回归模型测算了它们农民收入弹性的大小。按它们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收入弹性的绝对值)由强

4、至弱排序为:人口城镇化率(o.230)>农产品价格指数(0.161)>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O.116)>农业机械总动力(O.113)>农村人均耕地面积(o.090)>农林牧渔总产值(0.079)>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0057)>乡镇企业总产值(o.036)。本文专门对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民受教育年限的收入弹性为0.663。即总教育年限每增加1%,则平均年收入会增加0.663%。(4)本文对农村工业、纯农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乡镇企业虽然对农民收入有~定的贡献,但从宏观总体上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并没有显

5、著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居比的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仍然超过一、F。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仍然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可忽视农业自身的稳定与发展。西南人学硕二L学位论文(5)从面板数据分析的固定效应结果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受地理、经济基础等环境条件影响(可以看作衮西部所崮有的差异性影响),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要小于西部较落后地区。要从整体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因素值得考虑,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缓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从总体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6)制度分析表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最的初建立产生于政府主导型的赶超

6、战略。二元结构由城乡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带有城乡歧视性的政策作支持。这些制度形成后可能沿着自我强化机制变成顽疾,即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加深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加大了破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难度。2.政策建议(1)必须高度重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应该树立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处理的意识。(2)稳定农业生产,大力改造传统农业。没有农业生产的稳定,就不可能有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稳定。改造传统农业,成功的关键是将技术进步以农业投入要素的实现形式嵌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要将科学技术转变

7、成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生产要素.这二者之间重要的一个联结环节就是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即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力度。(3)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如何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途径。应该鼓励乡镇企业适度集中,有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形成增长极与增长点,产生聚集与辐射效应.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加快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其一,打破现行的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居民迁徙权;其二,消除其他

8、与户籍制度协同作用的城乡歧视性政策;其三,培育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树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最后、统一城乡税制,合理有效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