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ID:23884665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_第1页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_第2页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_第3页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_第4页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摘要】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65例,29例患者应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固定,其余的36例患者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术中微创操作。根据AO分型:A型13例,B型37例,C型15例。[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35例,良25例,可3例,差2例。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

2、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1.5周)。[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微创操作,应用塑型良好的胫骨远端内、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相对容易,内固定钢板符合胫骨远端解剖特点,内固定牢固,可以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解剖型钢板内固定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urativeeffectandmethodsofdistaltibialfracturebyopenreductinandfixationicplate.[Met

3、hod]Sixty-fivepatientsJanuary2003toJanuary2006icplate(IFAP),ofedialIFAP,36onths(averaged,18months),andtheresultsshoprovedafterdressing.[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IFAPinthetreatmentofdistaltibialfracturehasadvantagesofconvenientoperation,rigidfixaitn

4、icalcharacteristics.Itisabetterminimallyinvasiveinternalfixaitoninthetreatmentofdistaltibialfractureatrightoperatintime.Keyicplate;internalfixation作者简介:王虎(1973-),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关节外科与四肢骨关节损伤的研究,(电话)13649845674,(电子信箱)tam做一纵行切口,向下延长,远端弧形直达内踝。切口的弧形部分尽

5、可能圆滑,必要时切口显露不满意可向第一跖骨平行延长。为避免边缘坏死,需切开软组织直达骨质,并于骨膜下向两侧轻柔的剥离牵开。尽可能的少剥离骨膜,利用间接复位方法达到骨折复位。复位后根据术前的X线片和手术中实际显露的骨折线走行情况,来选择胫骨远端内侧或者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钢板远端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偏近端可用复位钳固定。若为斜行骨折可先垂直骨折线拉力螺钉固定,螺钉位置需不影响钢板放置,否则需尝试通过钢板以拉力螺钉的方式固定。远端以3枚6.5mm的松质骨螺钉(全螺纹或半螺纹)固定,近端可尝试先于钢

6、板的卵圆孔加压固定,再于其余的钉孔拧入4.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完成后取走远端的克氏针,生理盐水大量冲洗,严密缝合深筋膜层覆盖钢板,关闭切口,术毕不需要放置引流。合并内、外踝骨折的患者,同时手术内踝行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外踝骨折行1/3管型钢板或者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腓骨骨折位置较高超过外踝6cm以上的可不选择内固定。术中一般不需要植骨,本组有3例骨折远端关节面塌陷,术中撬起关节面后骨缺损较多,术中选择了同侧自体髂骨植骨。1.3术后处理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小腿可放置于

7、舒适的软枕上抬高。术后应用抗生素5d预防感染,换药时局部切口处酒精纱布湿敷。术后第2d即开始不负重下的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增加主动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部分术后软组织肿胀明显的患者,术后2周内辅助“U”型石膏托制动。功能锻炼术后第1d开始,每天取下石膏托被动性踝关节屈伸运动数次。一般于术后4周骨折初步愈合,开始部分负重下的行走锻炼,从负重20~30kg开始,一般术后12~16周过渡到完全负重。2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36个月(18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等的

8、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价标准[1],包括疼痛、跛行、行走距离、使用拐杖或支具、踝关节活动范围等情况,对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标准为优>92分;良87~92分;可65~86分;差<65分。本组结果:优35例,良25例,可3例,差2例。术后创口40例Ⅰ期愈合;4例术后创口皮肤部分坏死,钢板未外露,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内踝处皮肤坏死较多钢板部分外露,换药后创面缩小,于术后9周骨痂桥接后拆除钢板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1.5周)。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