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

ID:2390031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上传者:U-991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_第1页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_第2页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_第3页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_第4页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万遂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2012年6月加拿大Haroling教授报告,目前人类已发现1000多种动物病原体,其中有600种存在于家畜之中,在这600种病原体中有40%的病原体为人畜共患病,在这40%的人畜共患病中病毒病占18%。有400种病原体存在于家养的食肉动物(主要是犬与猫)之中,在这400种病原体中有70%的病原体为人畜共患病,在这70%的人畜共患病中病毒病占11%。近30年来,先后发现了新的人类病原体90种,大约每4个月发现一种,每年约发现3种,其中有60%新发现的病原体均为病毒,在这些新发现的病毒中有80%的病毒为RNA病毒。目前人类发生的传染病病原体来自动物传染的比例由过去的68% 已上升到现在的75%,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动物疫病在许多养殖场常年发生不断,有的地区甚至暴发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新病不断地出现,老病又重新复发,防疫形势十分严峻。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严重危害着畜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且威胁着公共卫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本文就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控对策,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同仁们参考。(一)目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1.世界人口的增长、饲养动物数量的增多及贸易流动加快对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世界人口的增长(1970-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从37亿暴增至70亿,预计2050年将增至96亿,2100年突破110亿)、饲养动物数量的增多、贸易与旅游业全球化,致使人口与动物及其动物产品流动加快,大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动物及其产品的交易。一旦检疫不严,可通过动物引种及其畜产品的交易而带入隐性感染的种群及传染源,造成动物疫病大面积、远距离的跨界传播,在新的养殖场和地区引发疫病的发生与流行。2014年国际兽医局(OIE)公布的跨界传播疾病目录包括8种多品种动物疾病,它们是炭疽、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伪狂犬病、乙型脑炎、水泡性口炎和旋毛虫病。其中如亚洲1型口蹄疫已传播到欧洲;南非2型口蹄疫已传播到英国和亚洲;C型口蹄疫已传播到菲律宾;泛亚2型O型口蹄疫毒株已传播到英国,致使口蹄疫呈现全球化流行趋势。非洲猪瘟已传播到俄罗斯,截止2013年5月,俄罗斯共报告非洲猪瘟疫情300起,涉及家养猪和野猪40多万头,死亡8179头。77% 的病例发生于散养户和小规模养猪场,目前疫情仍局限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区。白俄罗斯、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等国家也有疫情。对我国养猪业构成一定的威胁。世界人口增长、密度增高和人类活动的增多,以及动物饲养数量的增大和高度集约化养殖,流动加快等,有利于病原在物种间相互传播,从而演化成宿主特异性病原,易引发新的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2.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迫使野生动物发生变迁诱发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世界各地大搞城镇化,使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土地开发利用、砍伐森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筑路采矿等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使许多野生动物和媒介昆虫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人类又大肆的捕杀野生动物(野猪、牦牛、熊、狼、虎、獐、豹、猴、蛇、果子狸等)当作美食食用,迫使大量的野生动物和媒介昆虫发生变迁。据2014年绿色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HC-‖类分子等免疫增强剂,能使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快、抗体水平高、均匀度好,抗体保护时间延长,具有提高免疫效果与免疫力的作用。免疫接种不是注射疫苗种类越多,猪只就越健康。免疫接种要根据猪场免疫检测、疫病监测结果,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及疫苗的性质和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目的实施免疫预防。不要盲目的超剂量、多次数的注射疫苗,否则会造成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其它动物的疫苗免疫接种请按各种动物常用疫苗免疫程序科学合理地进行,本文就不一一介绍。5.提倡无公害保健预防,严禁滥用抗生素。不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激素类及镇静剂类药物,用于保健预防。否则会造成细菌耐药性增高,诱发“超级细菌”出现,这样不仅严重危害猪只本身的健康,而且对公共卫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平常生产中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化制剂、植物提取物及小肽制剂等。如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仔猪宝、断奶宝、康乐健、金唯肽、唯泰、初元、替抗素等微生态系列产品,可长期添加,安全实用,不存在耐药性与药残问题,能有效的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增加饲料吸收与利用率,增强免疫力与抗病力,减少各种有害气体的排出量,改善饲养生态环境,保障猪只健康生长。药物保健预防可使用细胞因子制剂,如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MHC-Ⅱ 类分子、以及生物兽药抗菌肽、溶菌酶及细菌素等。中药制剂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甘草多糖、红花多糖、茯苓多糖、板兰根、穿心莲、鱼腥草、柴胡、大青叶、连翘等。还有三仪集团研发的中药粉剂:柴葛解肌散、黄连解毒散、清热散、小柴胡散、三子散、止痢散等,以及杨树花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白头翁口服液等都可用于保健预防。上述制剂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应激、调节免疫活性的功能,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细胞因子制剂与中药制剂联合使用,可产生药物配伍的协同作用与药效的促进作用,扩大抗菌谱,提高免疫力,可明显的提高临床防治效果。6.养殖场要定期进行疫病检测与监控。养殖场每季度采血检测1次免疫抗体;每半年采血对疫病进行1次监测,种畜按10%采血,其他动物按5%采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阳性种群坚决淘汰,并逐步净化,其它阳性动物应隔离饲养或处理。7.定期消毒、灭鼠、杀虫、驱虫。(1)消毒:正常生产猪舍每周消毒1次;通道、出入口、人员进出每天消毒,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直至解除封锁;外环境每月清扫1次,并大消毒1次。消毒药剂可选用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梵氏消毒液(聚维酮碘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粉、三氯异氰脲酸烟熏剂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或烟熏消毒。人员与物品可选用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以上消毒剂具有广谱杀灭病毒与细菌的作用,药效持久,发挥作用快,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特点。(2)驱虫:引进后备种猪隔离检疫期间驱虫1次;配种前15d再驱虫1次;生产母猪仔猪断奶时驱虫1 次;种公猪每年春、秋各驱虫1次;保育期结束时驱虫1次,育肥中期驱虫1次。驱虫药物可选用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mg,肌注;也可于1t饲料中加2g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连续饲喂1周,间隔10d后再喂1周。药物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3)灭鼠:鼠类能传播50种人畜共患病,携带许多病原体,是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染源。可选用立克命(拜耳)、杀鼠灵、卫工灭鼠剂及敌鼠钠盐等灭鼠药,全场每季度灭鼠1次。(4)杀虫:特别是夏天与秋天要注意杀灭吸血昆虫。可使用诺蝇净1%预混剂500g,拌料1t,连续饲喂7d。0.05%蚊蝇净喷洒猪舍和猪体,每周2次;或用0.1%力高峰(拜耳)1∶50溶液喷洒,杀灭昆虫。药物安全,效果好,可杀灭体内外吸血昆虫。8.患病动物的治疗。对动物疫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采用抗病毒疗法、细胞因子疗法、抗细菌疗法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方可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没有治疗价值或法律规定扑杀的要坚决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动物疫病治疗中要对症选用中药制剂,如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黄芪多糖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金根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杨树花口服液等;以及细胞因子制剂,如三仪集团研发的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排疫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2、MHC-Ⅱ类分子与生物兽药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等;抗生素要选用优质的、广谱安全、疗效好的,对症使用,注意抗生素的耐药性。上述中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联合使用,对治疗目前畜群中由多种病原共感染与继发感染而引发的多种疫病,临床疗效尚佳,受到广大用户一致好评。因为许多中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二者联合使用,能使中药发挥疗效加快,增强两种药物相互配伍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扩大了抗病原谱,对当前兽医临床上多病原共感染和继发感染造成的复杂病情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安全、疗效好。9.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防控动物疫病。国家提出“全面依法治国” ,我们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养殖、生态养殖,防制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人畜的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