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第1

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第1

ID:2393474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1

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第1_第1页
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第1_第2页
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第1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大众化报纸受众观比较

2、第1... 都市报是当前中国报业中发展最快,广告占有份额最大,市场拓展最迅速,与读者最贴近的一类报纸群体,成为我国报业的一支新军。我国的都市报在定位、新闻内容、风格等方面与西方的大众化报纸的受众观有何异同之处呢?一19世纪是资产阶级报纸“大众化”的开始。这些大众化报纸以低廉的报价,通俗的内容取得了成功。《太阳报》创刊号宣称:“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纽约先驱报》创刊号说:“本报的读者对象是社会的广大群众——商人、机械工匠、劳动人民、家庭、饭店、雇员与

3、老板、书记与官吏。”读者定位为普通大众。我国都市报中比较典型的自我定位是:市民生活报。如,华西都市报:“走向千家万户的市民生活报”;贵州都市报:“城市报、市民报、生活报”;海峡都市报:“综合性市民生活报”;燕赵都市报:“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这些定位无不指向市民家庭,全方位地服务市民生活,与西方的大众化报纸的定位基本一致,即读者本位。二美国新闻学认为,大众化报纸开创了美国新闻写作体裁,与传统的英国体相抗衡,奠定了现代报纸新闻写作的基础,使报纸的面貌为之一新。突出的特点是文体简洁,以新闻报道为主而不是评论;写作力求轻松活泼,机智幽

4、默,简洁明快。一切以市民的阅读心理出发。我国的都市报也逐渐从市民角度出发进行新闻写作。华西都市报提出:“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这就是都市报的新闻观——市民新闻观。因此,我国都市报一直力争向国际新闻业务接轨。客观报道、深度报道、追踪报道等报道方式争奇斗艳,综合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多种内容各呈异彩。客观报道:是19世纪在美国新闻界出现的,美国报人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强调:新闻突出观点可能歪曲事实,广大读者最注重的是新闻事实;新闻不带任何偏见地叙述客观事实,才能获得广大公众的赞许。中国的客观报道是由梁启超

5、最早提出的。他在1903年指出:“史家必有主客观两界,作报者亦然。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周我国所发之现象,报之客观也。”都市报继承了这一理念,把客观报道的思想贯注在新闻里。追踪报道:由若干条消息构成,每一条消息都是同一时间的接续,结尾要把受众的注意力紧紧拉住。它可以制造一种声势,极富鼓动作用。1897年8月17日,赫斯特控制的《纽约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古巴一位革命者的女儿西斯奈罗斯小姐遭受西班牙殖民军劫持、凌辱的事件,消息追踪连载了一个多月,是美国、也是世界新闻史上较早、较典型的追踪报道之一。我国都市报借鉴运用此手法连续追踪报道,颇受欢迎。

6、如1995年,华西都市报连续披露的“陈道蓉之死事件”,生动地展现了追踪报道的演进节奏,章回悬念很浓。追踪报道的魅力尽在于与事实同步的解密过程。有别于西方大众化报纸的是,我国都市报尤其强调服务性。从版面安排来看,服务的版面所占比例很大。以楚天都市报为例,其服务性专版有28个,纯服务性专栏有10个。很多都市报的栏目设置都表现了其全方位的服务思想。市民通过报纸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干涉社会的权利,这是我国都市类报纸特有的魅力。三西方大众化报纸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人情味新闻以及煽情主义新闻。他们认为,冒险、冲突、幽默、悲欢离合、两性、反常、个人利益等

7、具有人情味,即趣味性,而“趣味是吸引读者的良方”。于是黄色新闻泛滥,血腥暴力入选。我国的都市报虽然没有热衷于暴力、色情,但一些都市报却存在媚俗化趋势,有以下表现:丑闻、奇闻大量增加,无原则地吹捧、盲目跟风见诸报端。标题离奇庸俗,片面追求轰动性。如“独脚女追捕老妖怪”、“一头渴望自由的猪被送进了屠宰场”等。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以耸人听闻博取一时的轰动效应。一则新闻标题是《逍遥大公鸡中了美人计》,导语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昨日在杭州市花园西村的九曲河里,一只逃亡了半年的公鸡终于被套牢了,因为它贪图美色。”无聊且无趣。文题不符,或是彻底的虚假新闻

8、。结论在读者本位、全方位为受众服务这一方面,我国都市报与西方大众化报纸是比较一致的。但我国都市报借鉴西方大众化报纸经验的同时,应避免堕入媚俗的陷阱。虽然平民化、通俗化是适应读者的一个方面,但平民化不能被曲解成庸俗化,被扭曲成媚俗。都市报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必须正确处理新闻报道在可读性和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之间的平衡。服务读者首先要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才能真正赢得读者。庸俗的报道,花哨的炒作只能最终带来始料未及的负面效应而失去受众。(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