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

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

ID:2396937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_第1页
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_第2页
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_第3页
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普遍语法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语法教学摘要:本文以普遍语法以及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旨在分析中国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语法教学,从而试图寻找到一个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外显知识;内隐知识  :G42:A:1009-0118(2012)-01-0-01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英语语法教学都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学术界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态度也褒贬不一。如何使学习者获得语法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主张语法教学者认为掌握语法知识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必由之路,语法知识可通过分析讲授给学生;而反对语法教学者则认为语法教学会妨碍语言习得,他们认

2、为语法是教不会的,只能通过自然获得。前者对外显知识给予了肯定,而后者则对内隐知识给予了肯定。Stern(1983)指出,语法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是让学习者有意识的知晓学习目标的潜在规则还是鼓励他们不对语言假以思索而直觉性的吸收语言。本文从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角度出发,特别针对中国课堂中的语法教学,并结合内隐外显知识研究的观点,找出这些实证研究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希望能够为日后英语语法教学有所帮助。  二、理论框架  (一)普遍语法的语言习得  普遍语法原则是所有人类语言的共同属性,反应了人脑的内部结构。以Chomsky(1995)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

3、学派所提出的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UG)是20世纪语言学界最深刻的一场变革,并对认识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普遍语法理论是Chomsky等人为了回答“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它基于这样一个理念:人脑的语言系统在习得和使用任何语言时都遵循一定的普遍性原则,而这些原则是先天规定的,后天的语言经验对每个原则都有简单的参数作用。尽管普遍语法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来的,但对二语习得研究也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二语习得过程中同样存在习得的逻辑问题。  (二)外显知识还是内隐知识  语言形式的教学分为两种:一种

4、教学生外显知识,一种教学生内隐知识。所谓外显知识的语法教学模式是指有意识的学习语法,教师将语法结构以显性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这种语法教学法通过教师对某种语言结构的提示,解释以及以掌握某种形式为目的的操练,起到了一个唤起意识(consciousraising)(Jack,1998)。引发注意(attention)的作用(戴炜栋,2005)。而“在学习理论中,注意阶段被视为学习的第一阶段”(Jack,1998),此外,教师对语法知识清楚,明确的讲解有助于学习者理解种种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而内隐知识的语法则认为内在语法规则呈现这种语法规则是习得的,而不是讲解的,

5、教师在教授语言时其实已经给予了语法(内在语法),因此,语法不是老师教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内在语法内化而来的。总之,外显语法注重先要将要教授的语法规则告诉学生,然后进行练习;而内隐语法则采用归纳的方法教语法或者不教语法,而是让学生像学本族语那样自己体会语法。至于到底哪种语法教授更加有利于学生习得外语,国内外研究者褒贬不一。  三、我国语法教学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英语语法教学侧重外显知识的语法教学。大多数教师还是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看懂课文,注意某个语法形式的用法,然后再讲解某个语法点的用法,最后是学生做相关的语法点的练习。在此

6、种形式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了一个重要因素,即怎样最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大多只是注意到了语言的形式而忽视了语言的用法。学生得到的仅仅是教师灌输的语法知识点,而没能够理解从而内化进自己的语言系统,最后习得语法。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内隐知识的语法教学。在此种方式语法教学中,教师只需给予学生清晰的语法概貌,重要的是学生怎样将语法知识通过自身的理解内化。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因此,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关键在于实现学习者大脑的“语法内化”(internalization)。所谓语法内化,是指获取“操母语者所具有的对何为符合语法,何为不符合语法的一种

7、直觉”(RodEllis,1994);指“获取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在交际场合自发而恰当地回答问题,能够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Stern,1983)。鉴于此,内隐知识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内化语法,从而促进二语的习得。  四、结语  综上所诉,语法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不能完全依赖于某一种语法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授语法时,语法内容的取舍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内容的组织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内化语法,从而讲学生所认知的语法规则转化为交际能力。这才是语法教学以及外语教学的关键与

8、目的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