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论文new

信息经济学论文new

ID:23975506

大小:24.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信息经济学论文new_第1页
信息经济学论文new_第2页
信息经济学论文new_第3页
资源描述:

《信息经济学论文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信息经济学论文摘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是我了解了关于信息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现在以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信息化的初始发展环境、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成效和我国信息发展的基本经验,结合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讨论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信息化基本现状加以梳理,以期对认识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裨益。关键词: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发展信息化的初始环境-UYTR3E2W1Q我国信息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浪潮背景下展开的,国际产业转为我

2、国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分工提供了机遇,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代表了世纪交替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封逼近”的背景下,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向信息产业倾斜,实现要素的间接转移来发展信息化的。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信息化“是一种在国际环境影响下,受外部冲击的逼迫而引发的变革,是对现代性之外部挑战的回应”从内部环境看,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一方面积极融入世界信息产业的分工,延伸国内产业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国内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经济的增长方式由

3、粗放向集约转变。在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瞄准信息技术的跳跃发展和广泛渗透性特征,努力通过推广应用信息化经济的发展进程,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国情关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条件,普遍认为是被迫走向现代化之说。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国际信息产业就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世界以美国为代表,亚洲以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978年,我国电话总数仅280多万部,电话普及率0.38%,而世界平均为11.5%,信息制造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是落后世界三十年。信息化潮流已经到来,还没有为信息化发展做好准备的我们应该如何

4、抓住优势,利用好机会,克服劣势,消除威胁,实施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化成为了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所在。从信息经济发展零开始,如何符合国际市场的信息化经济,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现代化看,要用六十年时间来完成西方200百年完成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从产业结构看,要实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升级过程;从信息化模式看,已经有美国、欧洲、亚洲等各种模式可以复制;从经济增长方式看,是粗放向集约转变。我国的基本情况是: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存在二元经济的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特

5、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信息化道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就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增长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2007年,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57%,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万亿元。(2)截止2008年6月,我国网名数量已达到2.53亿,成为为世界上网名最多的国家,宽带网民数量达2.14亿人,手机网民达7305万人。IPV4地址数排名世界第三,CN国家顶级域名数为世界第二,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示范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实验网也初具规模。(3)通信普及、用户使用和产业

6、规模三者的良性互动,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信息经济,使信息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软件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我国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70年代的萌芽,80年代的起步,90年代的成长,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产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593亿元增长到2007年5834亿元,增长了8.8倍;软件出口由2000年的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02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148万人;软件产业规模在全球软件产

7、业中的份额,已由2000年的1.2%提升到2007年的8.7%,产业规模达到5834亿元,居世界第四位。我国信息化产业和信息化经济发展的特点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信息化采取什么发展道路,是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等,都根据信息技术革命制定了国家战略。但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如美国是技术领导型,印度是软件加工型,欧洲是技术市场开发型。我国信息化发展和建立信息经济要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