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

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

ID:23976787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_第1页
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_第2页
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_第3页
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_第4页
资源描述:

《松赞逝世和贡日贡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松赞逝世及贡日贡赞尼妃及汉妃二人均无子嗣,继纳茹容萨、象雄萨与孟萨赤姜等三妃[注释:茹容萨等:茹容氏为松赞干布小妃,系木雅王之女(《智者喜筵》上册240页)。木雅,当时可能指的是党项部落中一大首领。“象雄氏”,象雄即唐书所载之羊同,古阿里三围之一。也是十二小邦之一。羊同与赞普五室通婚,后为吐蕃所并。象雄之名早见于敦煌本吐蕃历史中(《敦煌本历史》15、72-79页)。《青史》认为象雄故地,即谷格小邦所在。今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地。“孟萨赤姜”,孟地名,在堆隆德庆北部,堆隆河的最上游,现名门堆(《地形图》)、(《地名简编》3页)。赤姜是世居此地一大头人家之女]。前二妃亦不育,因建扎拉庙及亭布哥巴庙[注

2、释:扎拉庙:即扎拉鲁浦,拉萨药王山一岩洞名。岩内有佛像石刻甚多,传说是松赞干布的尼泊尔王妃命良工雕刻的,是拉萨有名胜地之一。“亭布哥巴庙”在拉萨西北的彭域河谷口。《大昭寺志》载,修大昭寺时曾从此取土,以山羊负之,填塞卧塘湖],孟妃始生王子贡日贡赞[贡日贡赞:《敦煌本历史》写作贡松贡赞。其母为孟萨赤摩宁冬顿(该书99页)。关于他的生年本书无明文。《世系明鉴》写作辛巳年。其父松赞干布在世的辛巳应为唐武德三年(621),那时松赞才6岁,不可能有子。若推到下一个辛巳(681)松赞早已死了,也有矛盾。据《红史》、《汉藏册府》、《智者喜筵》和本书均说他13岁继位,18岁时死,,而死在松赞干布之前。因此以松

3、赞逝世的庚戌年(650)逆推18年,则他应生于癸巳年即唐贞观八年(633),时松赞已17岁,此时生子,则比较合于情理。本书又说娶孟妃事是在迎娶尼汉二公主之后,在时间上又有矛盾。估计孟妃氏虽是早娶,但非正式立为王妃,可能史家是依名份地位列的先后次序的。据《遗训首卷录》载松赞共有6妃,尼婆罗公主与唐公主列名在第五位和第六位上。综上所述,贡日贡赞应生于癸巳(633),死于庚戌(659),则较为合理]。遂于形似圣救度母身形之山,修建吉祥耶巴寺[耶巴寺:在拉萨东北,《地形图》作叶巴。公元8世纪时藏王赤松德赞曾在耶巴建立了许多静修院,当时桑耶的秦浦,亚隆的协扎和耶巴的达瓦浦与桑耶、昌珠、热萨神变殿为结成一

4、体的大胜地(《莲花生遗教》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590页)],作彼母子二人应得供佛之处。贡日王子年届十三,即继承王位,纳阿夏萨公主孟吉•赤噶底霞为妃[注释:阿夏萨:“阿夏”,即吐谷浑之别名。贡日贡赞娶公主孟莫吉•赤噶。(该书99页)。这公主是吐谷浑王之女。(《智者喜筵》上册245页)孟吉即孟莫吉,似为官族的一种尊号,男称“孟布吉”,女称“孟莫吉”]生子芒松芒赞[注释:芒松芒赞:《敦煌本历史》作芒伦芒赞简称赤芒伦。彼为松赞干布之孙。祖死幼年继位,故又称为本赤或赤本(《敦煌本历史》15页。赤,是王者名前加的敬词,“彭布”意为孙子,侄子或外甥,这是古写法。当时其父死,祖松赞干布尚在,对其祖称王祖

5、,故对他则称为王孙,今文作温布。本书对其生卒年颇无明文。《红史》、《喜筵》均说他生于丙戌年(626),此时松赞才11岁,如何有孙?《青史》说生于戊戌年(638),此时其父才6岁,亦不可能有子,由于上说生年皆不准确,故所推卒年亦各有异。惟诸家皆共同承认他寿27岁。他的卒年若按《敦煌本历史》记载为鼠年(676)。从鼠年上推27年则其生年为戌年,正是其祖死之年,即永徽元年的庚戌(650)。当时其父贡松贡赞年18岁卒,他可能是遗腹子。《新唐书》载:永徽初,死(松赞干布),遣使吊祠。无子,立其孙,幼不事,故禄东赞相其国。幼不事,即指其虽然继承王位,尚系不懂事的幼儿。因为祖死时他还不满一岁。故唐书所说情况

6、与藏史完全相吻合。那么《青史》、《智者喜筵》等书又说他13岁继立。考察藏史记载赞普继位大多数都在13岁,可能是当时一种制度,要13岁时才是掌政之年。因此《青史》、《智者喜筵》等沿用了这种制度的习惯,认为他既能继位,必然是13岁了。可是继位不等于掌政,继位只是在前王死后宣布他是合法继承人,以防引起事端,政权仍是由其他人代为掌握,如云禄东赞相其国。根据上述,则他的生年是庚戌年(650),卒年为丙子(676)则较为可信。至于《新唐书》记载“仪凤四年(679),赞普卒,其子器弩悉弄嗣位》”(《旧唐书》196页、列传146上)。则与上说又相差二年,此可能是由于匿丧迟报的原因]。贡日贡赞十九岁即逝,墓建邓

7、喀达。王父又重掌王政。赞普为警戒凶顽之人,使守正法,乃于夹波日山,数用神力变化成为罪犯,或被挖眼,或被断头截肢;等等遭受酷刑之相。适有李域[注释:李域:古称于阗,唐时新疆南部的一小国,或名瞿萨旦那。唐贞观中常就其地置毗沙都护府,府址即今和阗城]沙弥[注释:沙弥:梵语,或译勤策男,意为励力勤学大僧的行持。是男子出家受十戒之称(《佛学小辞典》169页)]蒙神指示,言大悲观音现作吐蕃赞普,故特从李域来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