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

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

ID:2401674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_第1页
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_第2页
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_第3页
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原文出处】国际金融报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21111  【分类号】F61  【分类名】财政与税务  【复印期号】200301  【标题】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  【作者】顾海兵  【作者简介】顾海兵 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提要】今后几年中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程度仍处于轻度偏重或中度偏轻,尚没有真正进入中度不平衡区间,更没有进入严重不平衡区间  【摘要题】改革探索  【正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原文出处】国际金融报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21

2、111  【分类号】F61  【分类名】财政与税务  【复印期号】200301  【标题】从财政平衡看财政扩张空间  【作者】顾海兵  【作者简介】顾海兵 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提要】今后几年中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程度仍处于轻度偏重或中度偏轻,尚没有真正进入中度不平衡区间,更没有进入严重不平衡区间  【摘要题】改革探索  【正文】  财政赤字或财政赤字率反映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难以进行财政收支平衡程度比较。  财政赤字或财政赤字率反映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存在一

3、定的局限性。因为赤字或赤字率可以大于0,也可以等于0,也可以小于0,这样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就难以进行财政收支平衡程度比较。为此,笔者提出利用财政支出补偿系数,将财政赤字的减法运算改为除法运算,即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来反映财政收支平衡程度。    回顾历史  依据这一系数计算方法笔者测定了中国近20年来财政收支的平衡程度,得到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程度近20余年是逐步下降的。从财政平衡率看,由开始的99%逐步下降至85%,财政平衡程度总计下降了14%,平均每年下降个百分

4、点左右;从财政赤字率看,由开始的%逐步上升到23%,财政赤字程度上升了10倍,平均每年上升个百分点。   第二,财政平衡率与财政赤字及财政赤字率各有其独特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但就反映财政收支平衡程度而言,财政平衡率比后两者更科学一些。首先,财政赤字率有正数、负数,因而年度之间不可比。例如,1981年与1985年财政不仅无赤字而且有结余,即负赤字,如此,1982年与1991年、1985年与1984年、1986年与1985年就无法比较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其次,财政赤字率的数值变动往往以倍数计,

5、而财政平衡率则在1附近波动,比较平滑,因而财政平衡率更适宜反映财政波动的本质,亦与GDP的波动相匹配。再次,有时财政赤字率反映年度之间财政平衡程度变化会失真。比如,1999年与2001年,财政平衡率大体相同,而财政赤字率却上升高达21%;又比如,2002年与2000年,财政平衡程度是提高的,而财政赤字率却上升%。  第三,财政平衡率的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首先以5年为一个周期观察,由“六五”至“九五”大体上财政平衡率每5年下降个百分点。“六五”时期是,“七五”时期是,“八五”时期是,“九五”时期是。

6、其次就每一个5年周期的内部观察,一般前2-3年的数值明显异于或高于后3-2年,如果去掉中间1年,则前2年与后2年差距更为明显。    预测未来  由以上实证分析加以外推,我们可以作出如下预测:   首先,依据财政平衡率每5年下降个百分点,“九五”时期财政平衡率为,可推断2001年至2005年财政平衡率在或。依据5年周期内前高后低特征,推断2003年财政平衡率在左右,2004年至2005年低于。2006年至2010年财政平衡率在至。  其次,假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维持现有水平不变(%),则当财政平衡

7、率为至时,财政赤字率为%至%;当财政平衡率为至时,财政赤字率大体为%至%,假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依近几年上升规律变动(可以升到23%至25%),则当财政平衡率为至时,财政赤字率为%至%;当财政平衡率为至时,财政赤字率为%至%。  由此,我们可以基于财政收支平衡率把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划分为如下几个区间:当财政平衡率高于时,为平衡有余;当财政平衡率处于至时,为基本平衡;当财政平衡率处于至时,为轻度不平衡;当财政平衡率处于至时,为中度不平衡;当财政平衡率处于至时,为严重不平衡;当财政平衡率为以下时,为

8、极度不平衡或为财政危机。  综合而言,今后几年中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程度仍将处于轻度偏重或中度偏轻,尚没有真正进入中度不平衡区间,更没有进入严重不平衡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