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

ID:24076716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上传者:U-24717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_第1页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_第2页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_第3页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 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福建福州金山小学(350008) 黄 艳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处处涌动生命的灵性。语文教材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真正的对话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多角度、灵活地体味文本中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并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一、走近教材内容,在熟悉文本中对话学生刚接触文本,须先接受文本的一番沐浴和洗礼。教师要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近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手段巧妙地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对话欲望,要求学生首先把文本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并能把自己通过与文本对话获取的信息与生活相联系,加以感悟、体验,在有疑问处做上记号。在这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去读、去想、去创新。如,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笔者根据教学进程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如,天塌前人们跳舞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的幸福快乐;天崩地裂时震撼有力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天塌的可怕,巧妙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在学“求雨神下雨”时,我让学生转换角色,化身女娲,去求雨神,成功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以及文本中人物的直接对话,使他们更进一步体会女娲的善良及关爱人类的精神。二、身临教材情境,在理解探究中对话语文教材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情境。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语言、感受文本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如,教学《夏夜多美》一课,在学生通读课文内容基础上,引导其探究:星星看见了什么?它为什么高兴地眨着眼睛?通过一系列的自读探究、合作交流、争论释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情、文本情强烈地共振着。他们领悟到星星笑是因为夏夜的景色美,更是因为睡莲和小动物们的心灵美。三、用心涵咏揣摩,在鉴赏品味中对话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具备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文学性,有不少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方法值得推敲、咀嚼和欣赏。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通过品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品味,进入作者的思维世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触、情与情的交融,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和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实现发展语言、丰富情感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颐和园》一文“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一句中的“滑”字,用得非常精妙。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深入品味。 四、彰显个体灵性,讲求“千言万语皆有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那十分可贵的灵性,使对话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通过恰如其分的对话,引导学生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方法和体验,互相传递多元、多向、多维的信息,思维互相碰撞,知识互为吸收和生成。请看《小两儿辩日》的教学片断。在课的结尾,教师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把收获或疑问写下来,可以是一两句话,可以是一两个词,可以一个字甚至是一个符号。有的学生质疑孔子连基本常识都不知,又叫“孔圣人”,是不是浪得虚名;有的用“……”来作为感受,说明学无止境;有的表达对两小儿的欣赏和敬佩……在这个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平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他们感言于心,以心化言,自由倾吐。学生精彩的发言既是情感的流淌,更是灵性的涌动。五、鼓励同伴合作,讲求“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引导他们通过朗读与课文对话,通过体验与生活对话,通过合作与同伴对话,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课堂就成为他们展露才华的舞台,成为他们张扬个性的平台。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 当时还是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么大的一条鲈鱼,非常不容易。我认为讲诚信放了鱼固然好,但不放也无关紧要。”教师肯定了他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并不急于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学生从维护诚信、品德方面认为:男孩应放了这条鱼;有的学生认为:为了道德,也为了良心,即使是如此罕见、巨大的鲈鱼,也应该放掉;有的学生认为:从课文的最后一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可以看出,小詹姆斯不但想通了,而且放鱼这件事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对他人生也产生了极大的积极的影响,这鱼应该放;有的学生认为其实所谓的“鱼”,是一条条误入歧途的路,能使人身在其中不能自拔,学会抵制生活中的“鱼”,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在这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他们智慧的展现。通过对话,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毋庸置疑,对话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它将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责编 韦 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