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

ID:24080521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急诊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与否。急诊护士需要不断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抢救技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为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常规急救护理与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在抢救中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检查并了解其病情,根据结果实施包括病情观

2、察、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0~67岁,平均(40.4±5.3)岁;疾病类型中,呼吸系统17例,脑血管13例,心血管11例,消化系统疾6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0~66岁,平均(40.5±5.2)岁;疾病类型中,呼吸系统16例,脑血管13例,心血管12例,消化系统疾6例,其他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抢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1)现场接诊:“120”车辆到达现场接诊后,快速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等,对外伤患者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理。(2)快速分诊:患者入院后确定其病情并应用SOAPIE公式划分轻重等级,快速分诊,分诊工作由5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3)安全转运:患者在进行科室检查时,责任护士快速评估其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转运所需药品与急救用品。(4)交接班:抢救护士

4、将患者送至病区后,要做好患者病情、抢救药品等的交接工作。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选取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抢救中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抢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3讨论急诊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严重且进展快等特点,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稍有

5、疏忽就会造成抢救失败,甚至会使患者丢失生命。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因此要求急诊护士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意识与护理操守技能,严格按照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各种护理操作,熟练各种急救预案,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减少护患纠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拥挤,暴力,工伤,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多发伤经常发生,而且伤情复杂,多为严重的,多部位的,多脏器的复合伤,生理扰乱严重,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人常处于垂危状态,死亡率高。要求护士有高度的

6、抢救意识和技能,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果断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急诊医疗服务是指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接诊分诊、诊断和处置的医疗服务行为和活动。急诊服务质量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其重要任务是保证及时、迅速、准确地诊断和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急救护理与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7、#65377;综上所述,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