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ID:24082247

大小:60.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_第1页
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_第2页
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刘娟娟郭琴香郭洛萍(洛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河南洛阳471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368-02【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瘫患者压疮中的效果。方法将38例截瘫患者,分为传统组20例,证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证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截瘫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循证护理截瘫压疮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宄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了3个要素:(

2、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宄带动实践的观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38例截瘫患者以预防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6^-2009年8月我科收治的20例截瘫患者作为传统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5岁,均采用传统的压疮预防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截瘫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2岁,运用循证护理的方

3、法预防压疮。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病情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均无压疮。1.2具体措施1.2.1传统组根据病情常规给患者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按摩骨突处,并用软垫垫起,避免长期受压。1.2.2证组(1)问题提岀: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自身失去活动能力,部分皮肤感觉丧失,没奋正常皮肤受压后的疼痛信号及刺激,受压部位最易发生压疮。(2)证支持:当皮肤受血液循环障碍吋,如果病房内适度和温度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因皮肤温度升高加快组织代谢并对氧的需求量增加[1】,同吋9.33KPa(70mmHg)压力持续超过2小吋以上,可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性,而4

4、5°角侧卧位是预防压疮最佳卧位[2】。(3)护理干预:①做好危险因素的评估,认真对新入院患者,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压疮危险评估、评分。分值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就越高,≤9分,最易发生压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②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的健康教育,重点提出预防的重要性,同吋强调护士防范意识,压疮的预防是护理人员应重视的问题,实行班班交接制及个人处罚制度。③采用间歇式减压,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至少每2小吋轴线翻身一次,必要吋30〜60分钟一次;采用45°角侧卧位法,背后用软垫垫起;使用喷气式气垫床,即持续体表的减压

5、,防止血液循环障碍,又使患者身体周围的湿度下降,保持皮肤干噪,气垫经气泵充气后柔软支撑着患者身体,流动的空气还可以阻止脓细菌的繁衍;80%的压疮发生于骶尾部和足跟部,尽可能提前使用保护性贴膜(如美皮康),以减轻局部皮肤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④皮肤保护:定吋温水擦洗皮肤;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及吋清理大小便、汗液;截瘫患者慎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及冻伤;保持床单平整、清洁、避免推拉。⑤加强患者的营养: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在治疗原发病的同吋,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⑥增进血液循环:用50%洒精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15〜30分钟,鼓励患者尽早开

6、始主动活动全身各关节,对瘫痪肢体每日被动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皮肤的观察的记录,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感觉、有无水肿等。⑦病室应清洁、整齐。温度在20°C〜24°C,湿度在60%〜70%为宜。每日紫外线照射2〜3次,每次30〜60分钟,室内早晚通风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