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

ID:24096529

大小:7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_第1页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_第2页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_第3页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610072【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夜间监测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目前,在老年人

2、慢性代谢疾病中,糖尿病史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特点体现为病程较长和迁延不愈。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诸如肾脏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经常存在低血糖的情况。倘若没有被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脑功能失衡,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展开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木资料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全部与2型糖

3、尿病的诊断指标相符合[2]。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60—85岁,平均(70.2±2.7)岁;糖尿病史6个月一11年,平均(5.3±1.8)年;10例伴有乙型肝炎,8例胃肠道炎症,6例慢性肾炎。我院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以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护理为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主动与患者构建

4、良好的信任关系,为患者及苏家属讲解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相关知识。促进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乐观心态。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和疑问,实行针对性的疏导,在交流和协商过程中保持温和的态度,多鼓励称赞。对于性格孤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从而提升苏应对疾病的信心[3]。1.2.2健康宣教将糖尿病教育知识普及给患者及其家属,是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关键,通过熟悉和了解常见的低血糖症状,奋助于及吋发现并处理低血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惯,加强血糖监测工作,至于患者的每日摄食量和运动量,可以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1.2.3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对

5、于医院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神志变化情况认真观察,详细记录患者提出的问题。睡前血糖低于6—8mmol/L的患者,睡眠期间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症状。针对存在发生低血糖倾向的患者,比如血糖降低过快、进食过少、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重点交班,对其血糖变化严密观察[4】。1.2.4注重监测和夜间巡视部分老年人患者没有体现常见的低血糖症状,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夜班护理人员应当留心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昏迷状态,注重夜间的血糖监测。在具体的监测时间上,可以设置为凌晨0—5h,每小吋监测一次,这样不仅能及吋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状况,也为今后患者低血糖昏迷抢救赢得宝贵吋间。1.2.5

6、低血糖的应急处理在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下,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服用糖水或者果汁等高糖量食物,暂时结束胰岛素泵注,通常15min后,患者自觉症状能缓解。严重的患者需要立即通知医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ml左右。同吋,做好患者神志、瞳孔、血压等情况的记录,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吋,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到治疗效果。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2结果观察组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为8.9%,对照组则为44.4%,比较差异具冇统计学上的意义(P<0

7、.05),如下表所示。3讨论在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具奋隐蔽性,往往不容易被察觉,倘若没有给予及吋的针对性处理,可能引起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对于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激能力较差,所以一旦发生低血糖的话,容易导致脑血肿和局部脑组织坏死。同时,老年患者在夜间处于睡眠状态,.其低血糖症状表现相对不显著[5】。在本组患者中,低血糖主要发生在凌晨1一3点,以脸色苍白、出汗、烦躁不安等为临床症状,经血糖检测后,发现其血糖平均值小于2.8mmol/L。对于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由于患者年龄增大,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所以对低血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