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

ID:2417432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_第1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_第2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_第3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摘要:本文运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权力关系理论的惩罚机制和监狱意象对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体现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权力关系的巧妙部署,揭示以主人公为代表的非法活动分子游离在“监狱式教育体系”的边缘并试图反抗社会文化的现象,揭露当时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从惩罚的温和方式、反抗、逃遁、非法活动方面解读小说人物不臣服的品质,赞扬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不畏权力魔掌摆布,反抗丑陋肮脏的社会现象的勇气。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权力关系惩罚反抗非法活动  简介:李甜,女(1986-),山东省莱州市人,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1

2、06[]:A  []:1002-2139(2011)-18-0021-0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以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语气讲述了自己因四次考试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因怕受到父母同学的责骂离家出走在外流浪三天两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本文通过运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关系理论中惩罚机制和监狱意象分析该小说的权力体现,从权力实施的温和方式、逃遁反抗、非法活动三个步骤深入挖掘权力关系的巧妙部署,揭示以主人公为代表的非法活动分子游离在“监狱式教育体系”的边缘并试图反抗社会文化的现象,深刻揭露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不畏权力魔掌摆布,反抗丑陋肮脏的社会现象的勇气。    一、惩罚的温和方式

3、  二战后的美国虽然是赢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冲击是巨大的。上层阶级牢牢把握教育体系这条命脉试图通过教育把青年一代制服于自己的权力监狱之中,通过规训、惩罚建立自己的敞式监狱。权力是压抑的环境的化身。霍尔顿的父辈经历过二战,战争的结果让所有人失望。权力的膨胀导致社会体制的虚伪。霍尔顿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热爱生活、有着崇高理想的青年,压抑的教育使他彻底对学校失去了信心。学校就是规训权力的工具,通过定位、时间限制、监视和改造,把不合规范的个体驯服成规范的主体。他因逃学旷课,荒废学习最后导致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开除。教育大环境让他厌倦了一切假模假式。虚伪的教育政策,反复灌输的反

4、共思想,妄图把年青一代培养成思想落后、合乎规范的文化公民的狡猾伎俩被霍尔顿一一识破。在他看来,这个“环境”就是凌驾于具体事物之上,统治着世界,支配着人类思想的非凡力量。学校在广告中吹嘘道:“自从一八八八年起,我们就把孩子栽培成优秀的有脑子的年轻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监狱式社会(carceralsociety),维持着“规训权力”(disciplinarypo].尚志英,徐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陈祝华.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看《美丽新世界》[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郭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学报,2002,(

5、3).  [4]罗世平.精神病情节透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3).  [5]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  [7]王士红.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2).  [8]杨卫东,“规训与惩罚”——《土生子》中监狱式社会的权力运行机制[J].外国文学,2002,(4).  [9]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