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

ID:24326548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_第1页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_第2页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市场化悖论陷阱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金融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编号:11XMZ035)。  一、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凸显的新问题  2003年以来,中国大力推进国有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运作机制、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等有一定改观,但在消除行政干预方面进展并不十分明显。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改变国家隐性担保的局面。与国家仍然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信誉支持和最后援助承诺不协调的是,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却不承担其作为国有银行应尽的责任。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

2、者利益,通过合理的绩效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对国有银行注资并不仅仅是是为了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更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高效运用储蓄的金融中介机制。通过上市施加足够的外部压力,国有商业银行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切断机关化运行机制,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花钱买机制的政策设想似乎遇到了挑战。  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但国家绝对控股以及旧体制的惯性作用,政府干预银行的土壤仍然存在,董事长、行长的行政级别依然如故,任命也必须经

3、过组织部门的批准。中国银行业似乎更接近于政府官员的选拔而不是银行企业家的筛选,缺乏有效率的选择机制。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唯一绝对控股股东存在机会主义、道德风险带来的“金融市场化悖论”。在经营管理者等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很多风险都会被转嫁给出资人(尤其是国家这个控股股东),埋下致金融风险隐患。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利用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张盈利业务,逐步弱化其对整个国家经济的金融支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国12家上市银行2011年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4244.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就有2057.43亿元,几乎占到了净利润的半壁江山。2003年1

4、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与国有商业银行“商业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并没有变化。国家坚持对改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绝对控股,与国家股相应的国家声誉这个隐性资本是国有银行资本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声誉长期充当国有银行隐性资本,国际评级机构也充分考虑到国家声誉(如政府支持力度)对国有银行经营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出现危机时国家可能实施救助,存在道德风险、

5、机会主义的可能。国有商业银行一旦出现巨大经营亏损、不良贷款,国家仍不会坐视不理。这种市场化悖论存在隐患。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拥有改制后的“商业性”收益,却不承担相关成本和风险,产生机会主义,形成道德风险。这点世界银行曾有清楚警示:“如果没有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单纯的国家注资行动很有可能成为纳税人向银行所有者经营管理者进行的一次转移支付,注入的资本很有可能被轻率的金融行为很快挥霍掉。”  在缺乏对银行资产的根本彻底重组(涉及实体部门的调整改革),而只是出于某种短期目的情况下推进部分调整,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注资很可能诱致一系列重复注资行动。所幸的是,

6、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逐步从中国银行业主要债务人位置上后退。但不幸的是,与国有企业具有某种相同性的地方政府(或其他与政府担保类似的担保行业产业企业项目)快速从中国银行业主要债务人位置上前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10万亿负债中大约5万亿是银行贷款。这些贷款一旦成为呆坏账,势必将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小影响。经过2008年抗击国际金融危机被政府强制要求放贷的国有商业银行短期内盈利良好但股价不高。抛售已经使2011年中国上市银行的股价跌幅达30%(甚至要求中央汇金公司增持股份托市)就是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呆帐坏帐的担心的某种表现。  二、新时期

7、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  为在任期内达到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增收,各级政府总会把各种所有可能的资源(财政资源、金融资源以及矿产环境资源)都发掘出来,想方设法通过大量投资和贷款来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强烈的经济性的地方政府(有时甚至包括中央政府)的这种非经济性导致政府对经济的直接介入仍然存在,只不过从以前的维持国有企业的生存变为获得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等其他政策目标。如果说,过去提建立正常的“政银企关系”主要指改变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不正常关系的话,新时期建立正常的“政银企关系”则要特别注意处理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干预金融的关系。  政府在2

8、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使得各界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消除干预产生怀疑。国际上不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开始讨论政府对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