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ID:24332772

大小:58.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宄性学习伍文娥广丙桂林市全州县文桥镇文桥小学541505《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几年来,笔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1.创设悬念。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引发疑问,引发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

2、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先让学生出一道9以内相同加数连加来考老师,老师能立刻答出,学生们都用好奇的眼光望着我。于是,我请了一位学生出题:“6+6+6+6等于多少?”我立即答出:“24。”有位学生说:“S+8+8+8+8+8等于多少?”我脱口而出.•“等于48。”这时,学生们充满了好奇,不约而同地问我:“老师,你是怎么算的?快告诉我们吧!”我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了乘法U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们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营造探究氛围。小学生探究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人

3、际氛围的支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幵展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探宄氛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多一些民主和平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要凸现学生主体,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经常用商量的U气与学生交流:“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方法?能让大家听听你的看法吗?谁来告诉老师呢?”……第二,多一些信任和尊重。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在教学中要经常用“你真行”、“想一想,你肯定会想出来的”、“你真棒,连老师也没想到”等等。第三,多一些宽容和激励。教师应允许

4、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赞赏学生独特的见解,保护学生探宄的火花。例如教学“两位数和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我出示“28+32=”,按照书上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忽然有位学生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不按您的方法行吗?”我请他讲下去,他是这样算的:20+30=50,8+2=10,50+10=60。我对他与众不同的想法表示肯定:“你真聪明,连老师也没想到。其他同学有没有不一样的算法呢”冋学们不甘示弱,开始冥思苦想,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来,我来。”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各种方法:“28+30=58,58+2=60。”“28+2=30

5、,30+30=60。”“20+32=52,52+8=60。”我对同学们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赞赏,并给予掌声,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了学生探究之思想火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之趣。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己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中去寻求知识。例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1个柚子大约重多少?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些。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比

6、较中,对1千克的实际质量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学“认识米、厘米”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米、厘米的具体长度,我就地取材,拿出数学课本,指出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接着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大约是1米、1厘米长的物体。最后,我拿出橡皮擦、小刀、铅笔等等让学生估计其长度,又让学生估计教室门、黑板的长度。在估计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物体长的用“厘米”作单位不合适,应该用“米”作单位,而物体短的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三、倡导合作交流,完善探

7、究成果。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d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对于学生实现认知上的互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合作意识、完善探究成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我用三角板画了两个大小相同的角,只是一个角的边短,另一个角的边长,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这吋,我把已画好角的卡片分发到各讨论小组,让学生讨论交流,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各小组沸腾起来,冇的拿三角板这边量量,那边画画。有个学生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认为边长的角大,很明显,它的边较长,空间比较大,角不就更大吗?”“我认为一样大,&

8、lsqU0;实践出真知&rsqU0;。”冇位学生拿着自己的三角板站到讲台前,拿起我的大三角板和他的小三角板的角比,顿吋,教室爆发出一阵掌声。四、动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