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ID:24350869

大小:68.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1页
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2页
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筛选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BMI、腰围、H0MA-P及HOMA-IR指数相互比较,其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2研究方法1.2.1研究设计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进行饮食、运动教育,培训指尖血糖检测及利拉鲁肽(丹麦诺和诺德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诺和力)注射技术,起始剂量为0.6mg/d,1周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加至1.2/d或1.8mg/d,直至血糖迗标。血糖迖标值定义为:FBG40%,1例停用;5例使用门冬胰岛素30患者剂量减少>50%,1例停用,改口服降糖药;5例患者停用了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有80%(16例)患者应用利拉鲁肽剂量为1.2mg,20%(4例)患者剂量为1.8mg。2.2对体重、BMI、腰围的影响治疗1周时体重开始下降,前4周

3、下降明显,12周后,体重较治疗前下降(5.60±1.64)kg,最大下降9kg,90%的患者体重下降5%以上;BMI下降(2.10±0.69)kg/m2,腰围下降(4.60±1.61)cm,最大下降7cm(见表3)。2.3对胰岛P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及餐后胰岛素、C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OMA-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见表4)。2.4对血压、血脂的影响治疗12周后,患者的SBP、TC、TG、LDL-C等指标均明显下降,有6例使用单药降压治疗的患者停用了降压药,见表5。2.5低血糖及不良反应整个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出

4、现轻度低血糖,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胃肠道不适是利拉鲁肽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一过性的恶心、呕吐和腹泻。治疗1〜2周时,有11例患者均有恶心、腹泻等症状,4周后,恶心、腹泻症状完全缓解。不良反应均未影响用药。3讨论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血糖难以控制。传统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往往存在体重增加及低血糖风险等不良反应,而且多不具有直接改善胰岛0细胞功能的作用[3]。利拉鲁肽是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与天然GLP-1有97%的同源性[4],它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胰高糖素的分泌

5、,在降低血糖的同事,减少低血糖风险,且能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细胞[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血糖均未控制迗标。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后,逐渐减少或停用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等药物。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2.35腿ol/L,餐后2h血糖平均下降4.49mmol/L,HbAlc平均下降1.57%,(P值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