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ID:2435748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1页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2页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3页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论语》以其短短两万多字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更是体现了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它不但承载了孔子在教育上的精髓,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思想;方法;意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业的发展,所以《论语》中关于教育的这些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一部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

2、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供学习方法、对我们现实有指导意义的不朽经典。  一、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话集中说明正己才能正人的道理以及正己的重要性。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对教师行为提出的要求。因为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就会在思想行为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也是最有力的说服教育。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正己呢?《论语》也给出了我们答案。首先必须做到“学而不厌”,要不断地学习,不耻下问,要活到老,学到老。其次,“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话说:“老

3、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4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并不是圣人,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教育愈加重要,更需德才兼备、言传身教的教师。  二、因材施教  《论语?雍也》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讲些浅显易懂的知识,也就是必须因材施教。《论语》中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有借鉴作用。当然,时代不同,具体要求和做法也应有所不同。那么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在教学的

4、过程中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有的老师认为当年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是因为没有教学压力,可现在呢,一个班四五十人,如果都实行因材施教,一人一个教法,那根本没办法教。诚然,我们不能像当年孔子那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逐一去培养学生,但起码我们可以把自己班的学生分层。比如,我就把学生按照接受能力的不同分为了三个组。在平时的作业布置、课堂表现等方面做不同的要求,比如给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多布置一些拓展型题,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就会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还有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对于反应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把问题回答得更详细更全面一些,而对于那些自信力不够的学生,只要他们站起来回答

5、问题,哪怕只是对了一点,我都会加以表扬。所以,因材施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你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留心一点,就能发现学生的不同。再多一点理解,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关照,一样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也必定能像孔子一样受到学生的爱戴。4  三、诱导启发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  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

6、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再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这句话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善于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  孔子的启发式

7、教育对于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的“填鸭式”教学是有很大思考空间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善于学习的人而不是被学习的人。  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论语》是一部智慧之书。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智慧,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人学”4,无论从教育角度来说还是其他角度来说,《论语》都是值得我们去研读的一部智慧之书。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03:3.  [2]焦玉莉,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

8、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5).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