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ID:24360149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_第1页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_第2页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_第3页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_第4页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宋梦SONGMeng;付立彬FULi-bin(黄河科技学院,郑州450063)摘要: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针对当前民办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民办高校必须跳出传统“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旧框框,构建和选择能力本位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办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实习条件等内涵建设,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组织学生“工”和“学”轮换教学,旨在实现学生就业无缝式培养,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jyqkX

2、20120133)阶段性研究成果。简介:宋梦(1984-),女,河南西平人,助教,主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教育教学研究。0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竞争更加激烈。民办高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稳步发展,必须大胆跳出传统“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旧框框,构建和选择能力本位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既符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校企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1“校企合作、工

3、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教育部2002年就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的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工学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特色。[1]1.1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双向参与是其基本内涵;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是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互惠互利,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①订单式培养:即学校为企业提供定向班学员和企业订单

4、培训;②使用权共享:即公司在学院展示设备,同时把设备使用权赋予学院的合作模式;③共建实验室:即企业与学院共建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仅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也可以作为学院学生的教学实训场所;④培训换设备:即学院以培训的形式换取企业赠送的设备;⑤引企入校:即学院为了更加完善校内实训体系的核心技术价值链,参考核心专业设置引相关企业进校园;⑥产学研实体化:即企业与学院共组教学系部、使产学研实体化,教学部门与生产部门融为一体等。1.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其基本点,以校企合作的程度为标准可分成以下两种:一是企业进校式;二是学生进厂式。校企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采

5、取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交替授课,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结合,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结合,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教室、实训室学习知识,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2民办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一些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出现了办学特色迷失,贪大求全、盲目攀比以及千校一面等问题。有的学校原本已具有特色,却总把前途寄托在“升格”上,兴奋点都转到办本科层面,结果学校变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丧失自身优势[2]。民办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在办学理念上,办学目标定位不准,重“口号”轻“特色”、重“传承”轻“创新”、重“专才”轻“综合素

6、质”、重“理论”轻“实践”;②在教学实践上,经费投入不足且严重错位,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实训教学缺失或者训练实效性较差;③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特色和针对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两张皮”现象;④在教材选用上,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能力本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模块组合难以体现,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特征不够明显;⑤在教学模式上,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落后;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⑦在考试考核评价上,“应试教育”倾向明显;⑧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缺乏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能积极探索和

7、开展“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3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3.1跟踪国内外先进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案例的最新成果,引入新的创新思想和培养内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模式,盛行于20世纪。较为成功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和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这种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是有传统的。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主要形式就是学徒制,注重实践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