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

ID:24376389

大小:5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_第1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_第2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_第3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侧记近年来,扎西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镇农业生产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发展蚕桑产业。XX年以前我镇的蚕桑生产主要以庙坝、墨黑村为主,桂花、田坝、扎岭等村零星分布,曾一渡时期,掀起了发展蚕桑的高潮。但由于受市场波动以及蚕农认识不到位、养蚕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滞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桑园面积逐年下滑,蚕业逐渐

2、被农民放弃。XX年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县委、政府对我县的蚕桑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并从四川引进了长征茧丝绸公司,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扎西镇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对蚕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重新规划,XX年新植“一步成园”341亩,至年底,全镇实有桑园740亩。XX年新建桑园4580亩,全镇桑园面积突破5200亩。XX年全年养蚕656张,实现产值26.9万元。XX年上半年全镇春、夏两季实现养蚕1252张,产量26637公斤,产值49.35万元。新建成蚕房330间,共育室32间。其中石坎、河口两村蚕房建设完成220间,共育室19间;罗坭村完成蚕房建设110间,共育室13间。随着政府不

3、断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以及蚕农对养蚕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养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茧丝绸价格的稳定,扎西镇的蚕桑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作为一种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传统自给性生产、以饲养存栏多而自足的低层次中走了出来。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扎西镇充分认识到优势在山、希望也在山,要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坚持走科技兴畜的路子,做大培强畜牧产业。进一步明确畜牧业发展思路,加大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继续稳定生猪生产,主攻牛、羊、禽养殖、重点培育母猪、黄牛、山羊养殖基地。近年来,在县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建立起了长地、干河、扎岭、石坎、岩

4、桥背、院子、龙里七个黄牛冻改点,每年可冻改黄牛2400头左右,实现产值960万元。在庙坝青胡地、石龙大房子、大河田坎、石坎街上建立母猪养殖示范点4个全镇母猪存栏1700余头,可年产仔猪27200余头,实现产值1088万元。全镇现有养殖大户38户,其中母猪养殖大户16户、羊养殖大户4户、家禽养殖大户3户。XX年实现生猪出栏41980头,存栏33695头;母猪养殖1587头,实现产值105.6万元;出栏大牲畜3005头,存栏13926头;出栏家禽190160只,存栏89824只;禽蛋产量482吨,肉蛋奶总产量4980.5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984.4万元。进一步巩固玉米制种基地。

5、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巩固了院子、大山、罗坭玉米制种产业,使这项产业挑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玉米制种面积达2000亩以上,产值400万元以上。近年来,扎西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机制县种子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确定最低收入线,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协调县种子公司,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手把手地给农民传授种植技术,保证了制种单产稳定上升,使玉米制种比同类大田作物每亩平均增收400元左右。同时不断引进新技术

6、、新试种品种,逐步走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蓬勃发展。扎西镇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给城郊农民种植商品蔬菜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早些年石龙的红萝卜、桂花的大白菜、观音的辣椒、田坝的黄瓜在威信县城就小有名气。但是,由于规模小、蔬菜品种结构单一、科技种植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XX年,原石坎乡通过对县城及周边蔬菜市场的调研,充分利用距县城近,交通便利,气候、土壤适宜等优势,决定在该乡大河村发展无公害蔬菜。乡党委、政府随即派了两名农技员到山东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他们回来后,由乡党委、政府出面担保,为两名农技员贷款4万元,在大河村建立了大棚蔬菜

7、种植基地,以每年每亩土地550斤大米的标准向农民租地试种。当年亩产值近1万元的事实,标志着石坎乡大棚蔬菜试种成功。XX年,石坎乡并入扎西镇后,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大棚蔬菜的投入至XX年,全镇有蔬菜大棚28个,种植面积270亩,年产各类蔬菜260万斤,产值近100万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