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

ID:24387579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_第1页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_第2页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第二小学(133613)郑雁学习习惯是指学牛.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1从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约翰?洛克说:“因为年龄增讼,自由便跟着来到;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托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

2、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尽早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括学习习惯还应该括生活习惯。人在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而且在这一时期学生对老师和家长充满信任和尊重,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学生的年龄越小欲望越少,这时的学生最容易培养;学生的年龄越大,养成的坏习惯越多,这时再让学生改掉坏习惯去强调新的习惯就比较困难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成若天性

3、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而且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比如学生第一次不完成作业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严肃对待,对其讲清道理,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如果姑息的话学生还会多次重复同样的错误,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只关心大人的反应。在学生早期,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到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这比让学生考一个高分更能让学生终生受用。2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

4、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约翰?洛克建议我们让儿童反复去做,直到他们做好为止,并且列举了这样做的两种好处:一是可以借此知道某件事情儿童是否能做,是否应当希望儿童去做;二是一种动作多次的练习,可以在他们身上变成习惯,他便不必再靠记忆与冋想,自然而然就做得出了,记忆与冋想是谨慎与年岁的伴随物,不是童年的伴随物。另外,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吋候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一定要和颜悦色地去劝导他们,提醒他们,持之以恒地渗透,而不是严厉地责备他们,好像他们有意违反似的。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鼓励下看

5、到自己的进步,也会做得越来越好。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心理发展的原因,以及每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在养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动摇或反复。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针对不同的情况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问题,在具体帮助个别学生的同吋,努力营造班集体学习的氛围,采用组对互助的形式,促进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吋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

6、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3培养反思4惯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n的方法为快乐。这是三年

7、级课堂练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改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冇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好吗

8、?”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