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

ID:24390919

大小:6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4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_第1页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_第2页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_第3页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_第4页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句式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从作用、作用、语境和语法结构上,比较“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发现它们是有明显区别的。  关键词:“政以治民”;“以政治民”;比较  从语法结构上比较,“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的根本区别,是主语不同[Z以动宾]式的运用规律和句法特点。如果孤立地看“政以治民”[Z(特指这种句式里的主语)以动宾]这种

2、句式,似乎跟“以政治民”[以b(特指介词“以”的宾语)动宾]没有多大差别。但若对两句式的作用、作用、语境和语法结构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是有明显区别的。本文以《左传》为例,对这两种句式进行探讨。  一、从作用、作用、语境上比较  1.“政以治民”[Z以动宾]是对主语“Z”的作用加以论述的句式。《左传》共62例。它的主要用法有二:  (1)[Z以动宾]中的“动宾”从正面论述“Z”的作用。这种句子短小精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①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馇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日:“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僖3

3、3)1.501  德以治民,大意是,用德行来治理百姓。  ②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昭18)4.1395  宝以保民,意谓宝物的作用在于保护百姓。  (2)[Z以动宾]出现在一定的语段之中:语段的前面往往是对事实的叙述,然后通过某人之口对事实作出评论,评论时往往用此式,从正面阐述“Z”的作用是什么,接着指出事情的发展并不是这样,然后很有感慨地做出结论。也就是说,语段中运用这种句式,常常是为了表示理当如此而实际并非如此。如:  ①郑伯使卒出瑕,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威刑,是以及邪。邪

4、而诅之,将何益矣!(隐11)1.76  例中“政以治民”和“刑以正邪”并列,表示“君子”认为“政”“刑”的作用理当如何;“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指出事实并非如此;“邪而诅之,将何益矣”是结论。说话人运用这种句式与实际情况形成正反对照,增强了说理和推论的力量。  ②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日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无德政,又无民听。易则生乱。……今君命大子日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桓2)1.91  前面用四个[Z以动宾]句并列,阐述“名”的

5、重要作用,指出“易则生乱”。由“今”引出的下文表示,实际情况正与上面所说的道理相反,结果将是“兄其替乎”(替,衰废)。  ③过申,子反入见申叔时,曰:“师其何如?”对曰:“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详以事神,义以建利,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此战之所由克也。今楚内弃其民,而外绝其好;渎齐盟,而食话言;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民不知信,进退罪也。人恤所底,其谁致死?”(成16)2.880  说话人连用六个这样的句式表示对“德”“刑”……作用的看法;下文由“今”开始,表示事实完全相反;最后由“人恤所底”以下是结论。  有时语段用这种句式

6、表示“Z”的作用过去曾是如此,而现在却不是这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样。如:  ④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借令,夜以安身。……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昭1)4.1220  ⑤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昭20)4.1418  上例四个[Z以动宾]式并列,讲的是君子的四时“朝”“昼”“夕”“夜”在过去的作用;下例三个同类句式并列,讲的是先君过去田猎时“旃”“弓”“皮冠”的作用。两

7、个语段的下文都表示现在,不是这样做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用法的[Z以动宾]大都与“君子”“先君”联在一起,表明“Z”过去的这种作用是带有权威性或典范性的,因此,仍含有理当如此的意思。  (3)《左传》的[Z以动宾]句式用法不外以上两种,尤以后一种为多。考查先秦和后代其他一些典籍,用法大体一致。如:  ①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句中“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两种句式有何不同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句式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2)为“秦”,例(3)为“楚”。  3.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式表示对“Z”的作用

8、的论述,它的出现常意味着事实与它的含义相反;乙式则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