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ID:2445463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_第1页
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_第2页
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_第3页
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应重视和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有社会学家曾形象地将信访维稳工作比喻为社会稳定的“调节器”、群众情绪的“减压阀”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由此足见信访维稳工作在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并以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有效成果推动整个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下载论文网  当前企业信访维稳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影响  企业有关领导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旦员工与企业间产生了矛盾,企业管理者的第一反应不是寻求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而是简单地把问题

2、归结为员工在“闹事”,是员工单方面蛮不讲理的行为。在这种思想认识的影响下,必然会忽略员工信访的真正诉求,导致员工与企业间矛盾日益加深,进而使企业信访数量增多。  信访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经营管理、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由于有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于忽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加上信访维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企业内部的信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信访工作落实不到位。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信访稳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

3、足,造成一些企业中层、基层的管理干部遇事不愿管、无力管,出现矛盾纠纷后也不能给予有效的疏导化解,导致大量矛盾积存甚至恶化。  信访工作压力大。企业信访工作繁琐、事件多,但是信访工作人员配备少,信访工作压力大。企业不同于政府部门,部分信访事件接访后自身无法处理,只能进行解释说明和协调,经常发生重复性上访。另外,信访工作涉及面广,对信访工作人员法律、政策、业务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较高。这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正确看待当前信访现象,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工

4、作领导责任制。对信访工作,既不能视信访如洪水猛兽而谈“访”色变,也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建立、完善并落实信访工作发案责任制、执法责任制、属地责任制、保障责任制。发案责任制是指引发信访问题的部门要主动介入,依法及时处理信访问题;执法责任制是指行政职能部门严格办事程序,按照法律、法规,对有争议的信访问题予以认定,必要时出具《处理意见书》,消除隐患。属地责任制是指对辖区内的上访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疏导,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群众按正常的信访程序依法信访,把问题解决在当地。保障责任制是指公安部门

5、对个别信访人员的无理取闹、肆意串联、煽动等违法行为实施警示告诫,必要时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本领。“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不能增强自己的才能。作为维稳工作人员,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应加强有关信访维稳工作理?、法律和政策的学习。第一、学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引行动。还应学习查阅各种维稳资料和案例,从中汲取经验,增强维稳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学习法律。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具有规范行为作用。不学法不懂法,就不能正确执法,不能维护公平正

6、义。在处理信访矛盾纠纷时要坚持用法律去维护公平和正义,使当事人心悦诚服;第三、学政策。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新政策不断出台,不懂政策,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就没有依据。通过学习政策还可以超前宣传,使群众自觉按政策办事,避免在维稳工作中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企业在构建信访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中,要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员工的利益诉求,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稳定员工的情绪。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必要时可以采用司法进行调解。对应解决但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向职工群众

7、说明情况,取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对没有法规和政策依据的问题,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  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做好信访维稳工作,除加强重点信访案件办理外,还必须发挥多层次信息网络体系作用,畅通“来信、来电、来访”绿色通道,设立热线电话、信访网站、电子信箱,召开信访人员座谈会,拓宽信访渠道,方便职工群众信访,以便及时获得重要的苗头性的不稳定信息,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执行领导干部接访日制度,特殊时期“零”报告制度,以及24小时信访稳定值班制度,执行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定期、动态相结

8、合,做到不出现工作盲区和漏洞。  (作者单位:大庆物探一公司三联实业开发公司)  (责任编辑:尤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