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

ID:2446904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4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_第1页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_第2页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_第3页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_第4页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本文通过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对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出入口设计、通风设计和消防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地下空间;设计要点;出入口设计;消防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地方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地下商业建筑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蓬勃起来。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激发城市的商业活力,形成一定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增强城市的内聚力,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的建设。其空间设计应结合城市的交通、建筑、景观、市政等综合功能,进行适度地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的应用和立体空间开发的作用。

2、  1.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  1.1在进行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千篇一律,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盲目追求时尚感和现代感;  1.2地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要考虑人们行走在其中的切身感受,要从人的角度去对待设计问题,尺度要合适,让人们感到亲切舒服,不追求夸张华丽的装饰风格;  1.3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实现空间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功能上,视觉上和心理上形成有机的联系,以保证地下、地面和地上一体化的城市景观质量;  1.4在满足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基本的商业功能的现实基础上,把设计对象着重放在地域特点和人及社会关系相互的影响方面,

3、进行综合的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来满足人们对商业建筑空间的要求;  1.5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很特殊,需要大量的人工技术来改造地下的环境,所以要降低地下空间的能耗;  1.6要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既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要符合人的经历体验,创造出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的心理环境,重视空间的舒适性、可识别性与尺度的适宜性。在设计中,将地下商业街的环境尽可能地营造成与地面空间环境一样舒适;  1.7要有方向感,可以通过入口与外观设计创造出一个布局清晰、组织良好、简洁而富于变化的空间结构来增强人在地下的方向感;  1.8比例和尺度要和谐。人们在广场中能

4、够看清广场围合的界面的整体,整个广场既有一定的封闭感,又能形成整体感;  1.9针对地下空间缺乏自然光、外向景观和封闭性等特点,在内部空间环境上要处理好地面、地下的易达性,室内环境的开放感、通透性、动态感和自然化。同时要强调地下防灾的特殊要求。  2.地下商业建筑设计  2.1出入口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是人流集散、方向转换及空间过渡的交通枢纽。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空间的过渡空间,出入口的设计必须满足地下商业建筑功能空间的要求以及人流的通行要求。应该适应周围环境,满足城市的功能、交通、景观等各方面的要求。地下商业建筑的人流较为集中,合理设置

5、出入口十分重要。安全出入口应有足够的数量和宽度,均匀布置;应与所服务的面积上最大人流密度相适应,以保证人流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通过。满足防火规范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顺利进行,  2.2通风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是属于公共建筑的范畴,不是一般的防空洞,是商品展销、陈列、群众活动的场所。这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潮湿度,对于进风排风道位置安装要考虑不影响商业空间的环境,如进风道可置于天棚上,排风道置于柜台下,建筑风道粉刷装修、沿货柜走向等布置;对于通风方式应该采用机械通风,特别是夏季,由于地面和地下温差的影响,墙面和地面容易产生凝结水,使其室

6、内相对温度升高,对外面进来的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必要时进行空调处理,使其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相对湿度保__持在70%~85%的状态下,使地下空间成为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  2.3消防设计  2.3.1人员安全疏散系统  地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疏散问题,设置符合安全疏散的通道,局部连通安全出口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可识别性安全出口的形式和布局,在疏散导向、可识别性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地下商业建筑安全出口的分布应结合主导人流经常使用和行走的路线,做到简捷明了,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可识别性。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多设置安全出口,

7、设置环形通道,保证紧急情况下顺利疏散。设置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规划“临时避难区”等措施,有些措施超出了规范所规定的范围,需要采用消防工程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分析火灾时产生的烟气温度、可见度、毒性等危险判定指标,结合可接受的人员安全标准,同时进行人员疏散过程和时间的分析计算,进而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以及所设计各项消防设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以确保建筑内的人员安全。  2.3.2防火防烟分区设置与防排烟系统  地下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一般均应按照规范进行,但有些特大型地下商场,地下中心娱乐区等出于功能需要,其中庭防火分区面

8、积会超过规范的相关规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控制火灾的蔓延并保障人员的安全。尽可能利用下沉广场、通道等容易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的部位,整体规划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分隔。尽可能在仓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