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

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

ID:24509076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_第1页
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_第2页
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词教学方法举隅(渠县渠北乡第二中心学校渠县635200)一直以来,许多老师都感到古诗词都不大好教,学生也觉得理解有困难。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不外乎熟读、背诵、翻译这三步曲,给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着实令人痛心。但所幸的是,不少的老师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在此,我也结合木人浅薄的经验谈一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一、未雨绸缪,抢占先机所谓“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说白了就是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山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

2、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山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二、营造氛围,交流情感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经过深入的理解和体验,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把这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教师讲授的双重作用下,受到感染,产生井鸣。例如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时先仔细地研究了苏轼的遭遇和感受苏轼的思想感情,课堂上这样深情地介绍:“有这一位词人,他才华横溢,豪放旷达,有人说他木非凡间俗子,只应

3、天上有。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一生却颠霈流离,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最后病死于琼州内迁的途中。就在他密州任上,木以为可以和他最亲的亲人相会,不想乂成‘空余恨’。这位词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请大家先感受一下苏轼当时的内心情感,再读他的词。”学生在教师深情的引导下被融入了一种孤独和相思的氛围当中,内心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会积极参与,能更好的感受和领悟诗歌的思想,也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达观。如何才能做到营造好教学的氛围呢?笔者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教师得借助表情、知识、手势等,以补语言的

4、不足。其二,要重视对作品情感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只有遵循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再深入体验的原则,才冇希望达到教学的艺术境界。三、声情并茂,增强形象诗歌教学时配以图画、咅乐,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画配诗。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读诗想画,见画想诗,极为有益。笔者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在品味诗意之际,教师已在用彩色粉笔以速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简图。接着让学生面对面,按照教鞭指点的方向边看边诵,只给两分钟,学生就会背全诗,然后,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画面结合诗句,展开自由想象,在短时间内构思一段绘景

5、的话语。乐配诗。古诗词的教学之中引入古典音乐这一资源,在音乐的氛围里学习古代诗歌,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吋可播放《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战斗氛围充满整个课堂,咅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人愿意战死沙场,却又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则可播放王菲的现代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品味两种不同的滋味,以更好地感受词人的情怀。音乐配合古诗词教学吋,所选音乐必须与所教诗篇的情调、节奏相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辅助,决不可胡乱选一首歌或一首曲子就上,那样将得不偿失。四、抽丝剥茧,质疑求真一些古诗词作品中出现的词教材没有给出注释,这就留下了给学生下

6、注的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注释的过程也正是研读领悟的过程。此过程也是一个抽丝剥茧,层层推理的过程,在学生给出注释的冋吋也增强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例如《破阵子》这首词中的“梦冋吹角连营”一句中的“梦冋”一词教材并没有给出任何的注释,初读吋有学生理解为“梦里冋到”,也有学生理解为“梦中冋来”即“梦醒”。教师随即组织学生分组研读讨论,学生依据自己的认识,查阅手头相关的资料,展幵讨论,质疑求真。最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梦回”解释为“梦中冋到”较为合理,并iL列出四大理由:1.写作此词时作者闲居于江西上饶,不在前线作战。2.如作“梦醒”解释,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作何解释?3

7、.“可怜白发生”一句揭示了现实,如前边的内容可以解释为梦境,则梦境和现实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独创性。4.作“梦中冋到”有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能揭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这与本首词的主题相符合。五、再造想象,以文改诗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发现诗中“不确定的点”,而且使“不确定的点”与“明确化”的想象相结合,触发学生想象的灵感。清人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因而教师讲解作品中时应有节制,语言要有分寸,不能绝对化,贵在有启发。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诱发学生创造描绘出属于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并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