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之所见

数形结合之所见

ID:24519832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4

数形结合之所见_第1页
数形结合之所见_第2页
数形结合之所见_第3页
数形结合之所见_第4页
数形结合之所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形结合之所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形结合之所见  教育现状: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没有进行刻苦的钻研,没有充分发挥好新教材的例题、习题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拼命的做资料,白天做、晚上做,学生真的好可怜!!!这样的教学学生怎样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从何而来?我希望一线教师少给学生做些作业,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深挖书上的例题和习题,它们给老师和学生提供很大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人

2、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2011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仔细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让教材里面的每一道试题都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怎样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积极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

3、的重要方式。8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怎样把这些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在七年级北师大版中第三章第四节随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所示:摆第一个图形需要几颗棋子,摆第二个图形又需要几颗棋子,摆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颗棋子?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去解决它,等大

4、部分同学有自己独立见解时候,然后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比一比哪组的方法较多,每组选一个代表上讲台讲解,和全班同学分享每组的成果。8  小组一:(邓恒、姚梦杰、李青勇、杨玉环、陈婷均、雷云峰)发言人:李彦茹                            邓恒:我们组发现第一个图形需要的棋子数是1×6-1,第二个图形需要的棋子数是2×6-1,第三个图形需要的棋子数是3×6-1,由此得到第n图形数为6n-1颗。  师:这组同学的数感非常好,值得表扬,希望后面的小组有更好的表现

5、。  小组二:(曹文华、毛晶晶、莫悠、黄博、梁斯媛、王子杰)发言人:曹文华8                          曹文华:我们小组完全是从数的角度去思考的,我们发现后一个图形总比第一个图形增加6颗棋子,由此找到第n个图形的代数式。  师:这组同学能够很好发现相邻两个图形之间的变化情况,从特殊的前几个图形很快的找到第n个图形需要6n-1颗棋子,非常棒!  小组三:(李彦茹、梁丽媛、胡涛、杨开慧、陈言文、申浩成)发言人:胡涛        8            胡涛:我们小组比你们

6、前两组精彩多了,我们把这个图形一分为二,看成一个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组合,三角形需要的棋子数是奇数个,正方形需要的棋子数是4的倍数,因此我们很快就得出答案。  师:你们小组能结合图形来做此题,非常OK!  小组四:(张杨萱妮、李妍琪、梅国玺、孙凌霄、张于思、林琳)发言人:孙凌霄                      8  孙凌霄:我们已把此图一分为二,但和第三组有不同之处,一部分可以近似看成英文字母A,剩下的作为另一部分,很容易得出第n个图形所需棋子数。  师:你们这组同学英文应该很好,居然把英

7、文用上了,佩服!佩服!  小组五:(戴慈恩、王铭楷、万雨晨、梅宇、胡琳、李雯菁)发言人:万雨晨    万雨晨:结合图形,我们组发现把上部看成一个三角形,剩余的作为另一部分,两部分很有规律:前一部分是3的倍数,下面的棋子总比上面的少一颗,所以很容易得到第n个图形所需的棋子数。  师:万同学分析得非常清楚、透彻,讲得已好,希望大家向小万老师学习。  小组六:(梅本清、万昕泽、胡宽红、张应祥、赵子薇、何蕊)发言人:张应祥              8  张应祥:我们经过六个同学的共同努力,找到你们其他

8、组都没想到的方法,先一分为二,然后又合二为一。用总体数减去重合数,最后就得到答案了,哈哈!  师:我为你们这组感到很欣慰,让老师感觉到很有成功感,努力吧!加油!  师:请同学们简短谈一下对此题的收获。  毛晶晶:这道题让我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找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不在是同学们的崇拜者,相反同学们是我的欣赏者。从头到尾学生都是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到自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不同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