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ID:2453231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_第1页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_第2页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_第3页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摘要】目的研究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含量为指标,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用量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用量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8倍量60%乙醇,浸泡12h,渗漉提取12h,大黄素含量最高。【关键词】大黄大黄素正交实验提取工艺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1exBalf.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攻下积滞、泻火凉血、活血化淤、利胆退黄等功效,在临床中对多种肝病具有较好

2、的治疗效果。大黄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有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游离的蒽醌类化合物通常溶于苯、氯仿、乙醚,在碱性有机溶剂如吡啶、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度较大,可溶于甲醇、乙醇及丙酮,不溶于或难溶于水中〔1〕。此外,还有鞣质类物质、树脂和微量元素等〔2〕。大黄素是大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3〕。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黄素通过多种途径起着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4〕。关于大黄的提取方法,传统多为水煎煮后下法,林氏等〔5〕探讨了胆石通胶囊中大黄的不同提取工艺。刘氏等〔6〕报道了均匀法优选大黄提取的最佳工艺都显示大黄渗漉法优于传统煎煮法。针对其

3、理化性质及其实际在制剂中的应用等问题,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大黄的渗漉工艺。现报道如下。1仪器与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SPD-10A,岛津);大黄饮片购于武汉市药材公司,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粉碎成粗粉;大黄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方法与结果2.1薄层定性2.1.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大黄浸膏制备方法进行操作,制得大黄流浸膏。精密量取供试品0.3ml,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水浴挥干,加入2.5mol/L硫酸溶液20ml,加热回流2h,冷却,加氯仿50ml,水浴回流1h,用脱脂棉过滤,分取氯仿层,将残渣、酸液放

4、入烧瓶中,加入氯仿40ml,继续回流1h,冷却,分取氯仿层,合并两次氯仿溶液。水洗3次,回收氯仿至干。所得产品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用甲醇制成每毫升含4μg的溶液,摇匀,即得。2.1.3层析板的制备取硅胶H,加0.5%羧甲基纤维素钠(1∶3)于研钵中,研磨30min,手动铺薄层板,置室温下干燥过夜,105℃活化1h,置干燥器中备用。2.1.4展开剂的选择取一定量的大黄乙醇提取液分别点于4块硅胶薄层板上,分别用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水(3∶1∶2∶0.05∶4)、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石油醚

5、醋酸乙酯冰醋酸(15∶5∶1)、苯醋酸乙酯甲醇(5∶3.5∶1.5)4种展开系统展开,展距为12cm,结果表明: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展开效果最好,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可见到5个黄色斑点。2.1.5鉴别吸取大黄素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12cm,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2.2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考察2.2.1因素水平的确定在大黄乙醇渗漉法提取工艺中,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乙醇浓度、用

6、量、浸润时间,现以浸膏得率和大黄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用量、渗漉时间进行了探讨。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设计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见表1。表1因素水平表2.2.2浸膏得率的测定取粉碎后的大黄粗粉30.0g,装于渗漉玻管中,共9份。按正交表实验,收集并合并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1∶1后,转入50ml容量瓶中,按正交表中设计的乙醇浓度稀释至刻度,得大黄提取物浓缩液。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干燥3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0.5h,迅速称重,计算干膏得率〔7〕。实验数据见表2。2.2.3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5版Ⅰ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

7、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数据见表2~4。表2正交实验结果表4大黄素含量方差分析2.3结果由表2得知,以醇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各因素作用主次顺序为A>B>C,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乙醇浓度,渗漉提取最佳工艺为A2B2C3。以大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各因素作用主次顺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