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

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

ID:24558270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_第1页
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_第2页
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婴幼儿深部吸痰护理体会【关键词】婴幼儿;吸痰;护理  0引言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急症,多为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及肺部明显喘呜音等症状.主要病理改变是患儿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物增多,堵塞毛细支气管管腔,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清除黏液分泌物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用鼻导管深部吸痰,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将10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男25,女25)例,治疗组50(男27,女23)例,年龄为5~24mo,均因发热、咳嗽、咳痰以小

2、儿肺炎收住院治疗.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气喘、气促、心率快、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中细湿啰音.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疗程、病情、并发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患儿均进行抗感染、平喘治疗,有缺氧表现者给予吸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患儿喘憋严重时给予经鼻导管深部吸痰,先将体位摆好成平卧姿势,肩部用一软枕抬高,头后仰,将鼻导管向一侧鼻孔缓慢插入,患者出现呛咳时,从鼻导管内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间断过程中给予氧气吸入(并与治疗前后吸氧进行效果比较),操作时密切观察SpO2值,时刻防止操作过程中发生机体缺氧

3、.对照组在患儿喘憋时给予常规吸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做记录.疗效标准参见文献[2].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中有显著疗效的38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仅15例有效,仍有19例治疗无效.通过分析深部吸痰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讨论  由于新生儿的气管与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弹性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且黏膜柔嫩纤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故排痰能力差.而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及并发肺部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加之排出困难,使气管阻力增高,直接影响通气效果.因此

4、及时有效地进行深部吸痰是十分必要的.在临床进行深部吸痰时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①通过翻身、拍背产生震动,有利痰液吸出;而湿化(通过呼吸机或复苏囊将湿化液均匀地弥散入细支气管)将痰液稀释,使其更易由细支气管排入气管,易于吸出.因此,要给患儿家属做好吸痰前后的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及支持.②控制好吸痰时的负压[3],避免因吸引负压不足,黏稠痰液在抽吸过程中脱落,形成新的梗阻;避免因吸引负压过大,抽吸时间过长造成缺氧.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血压、SpO2的变化,如发现血氧饱和度大幅度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明显时,应立即停止吸痰,并连接呼吸机或复苏囊通气

5、,必要时待血氧饱和度上升90%~95%或者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方可再次吸痰.③行气管插管吸引时先将导管浅部痰液吸尽,再吸深部痰液,动作应轻柔、迅速,尽可能地减少气道损伤.口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插入长度不超过患儿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开放负压后,将吸痰管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出.整个吸痰治疗中要求严格实行无菌操作.④应在吸痰前后对患儿给氧,并根据吸痰次数及时间长短选择是否中途给氧.吸痰前吸入高浓度氧1~2min能有效增加其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并且减轻了吸痰时的不适反应,吸痰完毕再给予高浓度氧2~3min,有利于恢复患儿在

6、吸痰过程中氧的消耗,恢复体内的氧储备,再将吸入氧浓度流量分次下调至吸痰前的水平,以防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引起的吸入性肺不张、氧中毒、肺组织纤维化等不良后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