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ID:2456239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_第1页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_第2页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_第3页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在推进课堂改革,落实课改精神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融入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素材生活情境生活空间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生活。为此,我结合自己

2、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捕捉生活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4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善于捕捉生活资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通过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物品中认识圆柱体,课前布置了一项作业:搜集一些圆柱形物品;动手制作一个圆柱体。上课时,学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圆柱体物品,如化妆品包装盒、茶叶盒等。在汇报制作圆柱体的体会时,有些学生谈到了制作圆柱体要有2个圆

3、面和1个曲面,圆面的周长要和曲面展开后的长相等,而且2个圆面大小要相等。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已经直观感知了圆柱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会抽象出它的特征,同时也感受到了圆柱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活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例如在教学

4、《比例的整理和复习》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骑自行车来上班,这时出现老师骑自行车的情境图,同时把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用正比例图像表示,让学生观察:老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可以通过计算速度是否一定判断,也可以通过观察图像特征直接判断。老师接着问:“我是7:20分出发,7:40分到达学校,你们能算出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4学生有的用算术法解决,有的用比例解决。接着我又创设了一个情境:快毕业了,同学们在学校拍照留念,体现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最后我又创设情境: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5、目前学校还在进一步建设和规划中,准备建一个小型足球场(出示平面图),学生立即算出了这幅图的比例尺。通过这三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囊括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为下一步的整理知识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可能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并创设有效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去生成新知,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知识背景下进入新知学习。  三、回归生活空间  “新基础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

6、让学生找到生活原型,充分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学过新知识后,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如下两题:(1)如果在校内建一圆形花坛,你可用什么方法画圆?(2)如果在花园内安装喷头给花园喷水,你认为喷头应安装在什么位置最合理?通过这两题的练习,既巩固了画图的方法,强化了圆的有关知识,又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课,在揭示了生活中处处有比,处处用黄金分割等知识后,接着出示了一个模拟的舞

7、台及一个主持人,并提问:“假如你就是那个主持人的话,你认为你应当站在舞台的什么位置才能显得整个舞台最美?”  四、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应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4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例如在《设计包装纸》的实践活动课上,我出示活动题目:包装墨水屏盒子(课前每组已准备10个同样大小的墨水瓶盒子),明确活动要求和问题:把10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称为一包。可以怎样包装?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不

8、计入)然后让学生开始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包装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动手实践,互相合作,有的动手包装,有的测量数据,有的画图设计,有的互相讨论,有的在本子上记录和计算……在各小组设计的包装方案完成后,我让学生分别把不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