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

ID:2463288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资源描述: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

2、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

3、,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取材于欧阳修#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文正范公神道碑铭》)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戚:忧伤B.五让不许让:推辞C.必以太平责之责:责怪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中:诬陷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

4、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之南都B.乃决策谋取横山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然事有先后D.以其遗表无所请凌万顷之茫然亦足以畅叙幽情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5、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

6、定取舍”。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