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

ID:24643391

大小:66.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_第1页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_第2页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_第3页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_第4页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城市建设管理局,新疆博乐8334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生态危机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发展与低碳发展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文章主要对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基本概述、城市规划变革的内容与手段进行探析。关键词:低碳时代;生态导向;城市规划;变革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低碳环保的概念开始引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特别针对现今的城市发展建设,更需注重城市规划与低碳理念的结合,以此满足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

2、规划变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基本概述1.1低碳时代的基本概述。低碳理念起源于英国,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而且对社会发展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目前针对低碳的概念仍没有具体的定位,但在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低碳概念往往被理解为低碳经济,而且为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人员往往将人类生存环境与其联系在一起,以此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核心在于将城市各方面进行一定的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2城市规划变革的必要性分析。1.2.1从城市规划变革存在的问题方面。尽管近年来城市

3、规划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相比发达国家,规划水平与规划质量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使许多可提升的空间没有得到真正利用。而且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大部分城市也未真正将生态环保与生态理念应用与城市发展规划中,导致城市的规划变革大多流于形式。因此如何实现低碳时代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显得极为重要。1.2.2从城市规划变革的意义分析。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当前自然资源消耗量过大,使部分能源呈现枯竭的趋势,并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求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活环境。而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发展既可保护人

4、们的生活环境,也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主要内容分析2.1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据许多生态学家研究表明,资源的利用率与城市空间组织结构间有密切的联系,若城市处于低密度且无序蔓延的状态,无论从建筑或交通方面,其能源资源消耗要高出密度高且紧凑有序的城市许多。因此城市规划变革过程中,对空间组织结构的规划需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土地利用方面,坚持疏密有致的原则。在交通节点和交通枢纽地段,可进行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在远离公交方式地段,可进行低密度住宅的建设;对生态敏感区域,应禁止高强度的开发。第二,交通导向原则。城市规划过程中

5、,从微观角度,需建立起具有一体化且多方式特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从中观角度,需将城市快速公交、轨道交通与慢行系统、公交、停车场等相对接;从宏观角度,城市空间骨架需融合快速公交与轨道公交。第三,设施配套的原则。组合组团内需具备相关的金融、文化、娱乐、商业、休闲以及网络、邮政等服务,使人们日常需求得以满足。第四,就业、居住相邻的原则。综合组团内,可鼓励就业岗位数量与居住劳动人口实现平衡。第五,生态绿地系统实行串联的原则。可在综合组团内,建立绿地广场或公园游憩场所等自然生态空间,并将其用绿道进行串联。2.2城市生态边界的规划。根据国家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进行规划过程中需进行城市增

6、长边界的划定。进行增长边界确定的过程中,需注重设计与自然结合的理念,并尊重生态系统分区以及如湖泊、湿地、河流、森林、山体等自然边界。另外,对传统规划中自然资源能源被动适应经济发展的观念也需改变,使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具备更好的自然环境基础。2.3基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城市分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的多样性与紧凑度。将不同功能的土地进行混合利用,既可使城市产业与服务保持密切联系,也可均衡分布就业岗位与住宅,避免因交通处于钟摆式状态造成的能耗与污染。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规划过程中,对水源或交通有特殊要求的、产业链需保持关联的以及需集中

7、布局减轻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用途区划与功能的分区。2.4城市强度与密度的设定。城市规划过程中需保证城市建设密度与强度的增强,其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的目标在于解决城市化建设及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卫生以及过分拥挤等问题,而且对城市建设强度与密度的管理也是满足居民对通风、日照以及开敞空间的需求。另外,合理的设定强度与密度也符合建筑学中关于空间美学的基本要求。因此,规划过程中首先需控制强度密度的下限如最大绿地指标与最低容积率等实现空间的紧凑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还需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