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

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

ID:24657997

大小:6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_第1页
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_第2页
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贝母类药材的生物学鉴定吕冬菊1黄东明2吕坤3(1山东省莱芜市皮肤病防治所271100)(2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271100;3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中心卫生院271109)【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088-02【摘要】目的鉴别区分各种贝母类药材,加深对各种贝母类药材的认识,在临床上能够更准确的应用。方法根据各种災母类药材的外形质地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区分贝母的不同品种。结果不同品种的贝母药材功效不同,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也各有差异,临床工作人员要根据其不同的特征仔细鉴定。结论为

2、区分不同的災母和伪劣的災母,保证W母的质量,可从W母的外形质地性状鉴别。【关键词】贝母性状鉴定災母为多年生草木楨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功效,产于四川、云南、陕丙秦巴山区,甘肃等地,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矣,并且不同的贝母其功效差异也很大。1不同W母的功效差异人们都知道贝母是止咳的良药,市场上的贝母成药很多,因此人们常去药店买来使用,但不同的贝母药效也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一下咱们介绍几种災母的药效:1.1川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的功效较强,并且有润肺的功效,痰

3、多痰少菊科使用,尤其适合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其患者一般表现为咳嗽,伴有少量痰、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U渴等症状,一般患者可选用川贝母炖梨食用或直接煎服,似需注意的是过敏体质慎用。1.2浙贝母:浙贝母泻火的恭喜哦啊较强,一般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U干等症状,浙W母清火散结之功效很好,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再者,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U干U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W母,又可选择浙W母。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

4、择浙W母。1.3土贝母:性寒、味苦,具冇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此外,还有一定的杀精子作用。2贝母的品种鉴定2.1外观性状质地鉴别:(1)川W:松W类圆锥形或心脏形,高高3-10mm,直径3-10mm,表面类白色。顶端较尖,少数钝圆,基部平,中间凹入,光滑。外层鱗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部闭合,内冇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1-2枚小鳞叶。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质地坚实。(2)青災:圆锥形或扁球形、卵圆形,高4-14mm。直径4-16mm,观察苏

5、表面呈淡黄白色,外层鱗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合抱,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2-3枚小鱗叶。气无,味微苦。质地坚实。(3)炉W:长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长卵圆形,高7-25mm,直径5-25m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脊的脊黄棕或棕色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或略尖,基部稍尖或圆钝。气微,味苦。质地坚实。(4)湖北母:扁球形或圆锥形,高8-23mm,直径7-35mm,表面类白至淡黄白色。顶端钝圆至平或尖,基部平,中间微凹入,有根痕,光滑。外层鱗叶2瓣,大小悬殊或近似,大瓣似心脏形,互相紧抱,顶部多数开裂,内冇心芽和小鳞叶1-3枚。质硬而脆,易折断

6、,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苦。主要以每个都较均匀,饱满,颜色主要为白色足和粉性足为好的。(5)轮W母:圆锥形或卵圆形,高4-12mm,直径4-8mm,表面淡黄或淡黄棕色。顶端钝尖,基部有众多鱗芽,-•般有纵皱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胶质。气微,味微苦。2.2显微特征:(1)川贝、松贝、青贝: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螺纹导管(25微米),淀粉粒形态不规则,多。(2)炉W:螺纹导管及网纹导管,直径大(64微米)。(3)湖北W母粉末白色。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连珠状增厚;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斜方形、多面形、梭形、骨形、细杆状或略

7、呈簇状,偶见双晶,密集或散在于表皮细胞及薄壁细胞中;淀粉粒单粒大多呈广卵圆形,稍扁,少数类圆形,脐点短裂缝状或点状,偶见三叉状,位于较小端,层纹可见;气孔扁圆形,少数副卫细胞5个;可见螺纹、环纹导管。总之,W母比较缺少,并价格比较高,临床价值也比较高,其品种频繁,很容易混要,因此,为了保证其质量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避免误用,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鉴定其种类,熟练掌握其药效,更好的发挥贝母的功效。参考文献[1】黎跃成.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71.[2】高庆凌.几种W母表皮的显微特征[」].中药材.1

8、989年05期.[3】蔡朝晖,李萍等.W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研究[」].药学学报,2000年0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