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

ID:24681757

大小:74.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_第1页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_第2页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_第3页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插水稻基质育秧适宜秧龄试验研究[摘要]为探索基质育秧不同秧龄情况下,使用机械插秧对栽后活棵、发苗及产量的影响,我站进行了机插水稻基质育秧不同秧龄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机插水稻育秧秧龄[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5-0150-011基本

2、情况本试验设在斜桥镇富民村六组机插水稻示范方内,前茬为宁麦13小麦,土壤为淤泥土,肥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30,育秧时按各处理确定的落谷时间适时落谷,并统一于6月10日机插。基肥统一施配方肥30kg,尿素5kg,折纯氮7.3kg,五氧化二磷2.4kg,氧化钾4.8kg;追肥五次,折纯氮20.6kg,五氧化二磷3.2kg,氧化钾8.6kg,其它管理一致。统一于10月26日收割,全生育期155d。2试验设计本试验采取单因素设计,秧龄设4个处理,分别为(Al)16d、(A2)18d、(A3)20d、(A

3、4)22d,每个处理重复3次,计12个小区,每个小区落谷4盘,分期分批浸种落谷,大田栽插每个小区面积0.1亩。3结果与分析3.1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据栽插期秧苗素质考察,由于落谷期和秧龄的不同,其秧苗素质有明显差异,秧苗的各个指标均有不同。一是叶龄,22d秧龄的叶龄达到4.8张,与16d的相比,两者对比相差1.0张,二是假茎粗,22d秧龄的为0.32cm,比16d的0.25cm粗0.07cm,因此秧龄过短,秧苗的质量很难得到提高(详见表一)。3.2不同处理对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3.2.1基本苗,因

4、为不同的机插秧苗素质不同,加之落谷后出苗情况略有不同,在每穴间距相同的情况下,最后栽插基本苗也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秧龄20d、16d的平均是5.53、5.52万,22d的5.08万、18d的5.06万。3.2.2茎蘖动态,因为基本苗和苗龄的不同,所一发苗情况也存在着的差异,16d的秧龄因苗龄小,后期发苗相对缓慢,分蘖少,半个月到田间查苗发现22d秧龄的达到2.05个,而16d秧龄的1.48个,两者相差0.57个;单株最高分蘖22d秧龄的为5.69个,比16d秧龄的4.98个多0.71个,最后亩成穗以2

5、0d秧龄的最多为22.1万、18d秧龄的次之为21.7万、22d的为21万、16d秧龄的最低为20.8万。3.2.3成穗率,通过最后考察,成穗率以20d秧龄的最高为67.6%、18d秧龄的次之为62.5%、22(1的为61.8%、16d秧龄的最低为61.5%。(详见表二)3.3不同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成穗期考察结果表明,株高悬殊不大,以18d的最高为96.6cm、22d的次之为96.3cm、16d的最矮为95.9cm、基部第一节间长以22d的最长为3.3cm、以20d的最短为2.1cm;上部三张功能叶的

6、叶面积以22d秧龄的最大、为115.3cm2,20d的113.6cm2、18d的与16d的基本相仿(详见表三)。3.4不同处理对穗粒结构的影响。(详见表四)3.4.1有效穗,秧龄20d的最多为22.1万,18d的次之,为21.7万,16d秧龄的最少为20.8万。3.4.2每穗粒数,随着秧龄的减少每穗粒数有增加的趋势,每穗粒数以16d秧龄的最多为136.2粒,22d秧龄的次之为135.8粒,20d秧龄的最少为130.9粒。3.4.3结实率,以18d秧龄的最高为93.8%,20d秧龄的次之为92.3%,16

7、d秧龄的最低为91.9%。3.4.4千粒重,四个处理基本相仿,以16d秧龄的最高为27.3克,其他均为27.2克。3.5.1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详见表五)根据成熟期割方实产,经济产景以20d秧龄的最高为727kg,18d秧龄的次之为711kg,16d秧?g的第三为677kg,22d秧龄的最低为672kg。3.5.2通过对各小区实产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详见表六)4体会通过本试验,我们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4.1基质育秧秧龄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高产结构的形成。秧龄过长由于栽

8、插苗龄大,错过了一、二叶位上的分蘖,在大田中发苗比较快,最后因为节位高的分蘖较多,导致成穗率只有61.80%;秧龄过短苗龄过小(3.8张)机插,总叶片数少,易造成植伤,导致生长量不足,穗数少,穗型小,虽然千粒重略高,但不能弥补穗数和粒数减少的影响。4.2基质育秧适宜的秧龄是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的基础,通过本试验的穗粒结构分析,机插水稻达到适宜的秧龄方可栽插,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20d秧龄的小苗,无论从栽插的基本苗数还是田间的发苗情况,再到最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