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

ID:24700628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臀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杨晓娟宿淑琴孙玉华郑春丽刘秀英(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61041)【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行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臀部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老年科60例、肿瘤科60例共计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60例,其中老年科30例、肿瘤科30例接受常规护理,釆用每2小时翻身1次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其中老年科30例、肿瘤科30例,在此护理的基础上,对翻身次数进行改良,采用每(3-4)小时翻身1次,白天采用用持续改变患者

2、卧位角度,减少患者翻身次数,夜间结合新C型医用骶尾圈实施护理。对2组实施护理后副作用发生情况、发生压疮例数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后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压疮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预防压疮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卧床;臀部;压疮【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52-0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多以

3、及肿瘤等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压疮护理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压疮一旦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大量医药费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1-2],其创面的修复再生一般较困难,康复时间也会延长,严重的情况则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进而危及生命[3]。所以预防压疮是护理卧床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木院从老年科、肿瘤科各抽取30例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至2011年8月在木院老年科、肿瘤科住院卧床无压疮的患者120例,男性68,女性5

4、2,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67.32±9.65)岁。其中老年科60例、肿瘤科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采用每2小吋翻身1次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每(3-4)小吋翻身1次护理措施,用持续改变患者卧位角度,减少患者翻身次数,结合黄建萍等研究[4],新型C型医用骶尾圈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如下:针对臀部易发生压疮的位置(腰椎

5、体以下隆突处、骶尾部、髋部)对三个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卧位和不同卧位角度进行护理干预。方法1)每天翻身次数与吋间。每天翻身次数为7次,吋间分别为(6、9、13、16、20、23、2)吋。2)卧位种类与角度。①种类:左侧卧位、石侧卧位、仰卧位。②角度:侧卧位(身体与床面成(50-150)角、(150-300)角、(450-750)角、仰卧位。3)卧位吋间与卧位:①(6-9、13-16、20-23)吋,取仰卧位,将家用枕头交替轮换直立放于双下肢膝关节下方或竖放于小腿下。②(9-13、16-20)吋,取左侧卧位

6、和石侧卧位,将家用枕头放于患者的背部成(450-750)角,持续0.5h-lh卧位后,将枕头向床边移动背部成(150-300)角、再持续2.5h-3h吋间后,继续再将枕头向床边移动背部成(50-150)角、持续0.5h-lh卧位。③(23-2、2-6)时采用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吋,在2吋翻身一次,结合新型C型医用骶尾圈起于受压部位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新型C型医用骶尾圈设计外经为41cm,内径为13cm,外套由棉布制成,可随吋清洗、更换。4)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适当调整选择卧位计划。24小时翻身与循环卧位方法

7、见示意图1。图124小吋翻身与循环卧位示意图说明:①仰卧位A,②左侧卧位B,③右侧卧位C,④C型骶尾1.3观察指标调查出院吋患者及家属在自愿的情况下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4点评分法: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专人负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满意度。此外,2组在住院期发生压疮的例数及护理干预后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比较。1.4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括进行资料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

8、果2.12组发生压疮情况比较。观察组无压疮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2组实施护理后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2.22组翻身次数比较。观察组平均每人每天翻身次数比对照组减少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见图表2。图表22组护理干预后翻身次数比较2.32组实施护理后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表22组实施护理后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2.42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98.3%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表32组实施护理后满意度比较(%)3讨论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