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

ID:24711800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6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_第1页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_第2页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_第3页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_第4页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郝伟,李桂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马克思的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存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蕴含在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所构建的“实践生存论”中。在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论述语境中,科技异化与其他形式的异化一样,就不再像黑格尔所论述的那样是绝对精神的异化,而是一种“现实的、真实的异化”。异化就表现为现实的人在实践生存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自我否定和最终自我扬弃的过程。而从科技异化与其他形式异化的关系来看,它们共同体现为人的历史活动的一部分。科技通过人的认知与现实活动参与到异化劳动之中,所以包含科技异化在内的一切异化的产生与扬

2、弃走的是同一条路。.jyqkp;acute;源于精神的精神acute;消融在acute;自我意识acute;中”,与之相反,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0](P33)在确立了人作为历史与认识活动的主体之后,对于人所面对的各种异化,在马克思主义体系内部,我们是在同一层面上使用“异化”这一概念的。异化,即是由人所创造的,是一种相对于人来说异己的现实存在物,是一种不依赖于人,却反过来控制人、奴役人的一种力量。当然,这样一种存在,可以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存在,也可以是一种现实的精神存在。如此,我们可以在这样一种意义上实现各种异

3、化的统一。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我们看到的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劳动的异化方面的大量论述和展开。在这里我们先抛开制度因素不谈,事实上,马克思对于劳动异化的详尽论述是与其实践的观点密不可分的。在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生产劳动是人的一种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劳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也就成为了社会存在的决定方面。因为社会生产的状况和组织形式不仅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状况,也决定了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决定了生产者的前途命运。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是一种现实化、对象化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不断体现为物化的劳动,以固化劳动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工

4、人却通过劳动创造了最为强大的异己力量,“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2](P58)如此,工人越劳动,自己创造的产品越多,自己得到的产品越少,而统治自身的力量越强大,自己的自由越发受到禁锢,自己的发展也越发片面化,从而也越来越受到更大的奴役。工人在劳动中并没有获得快乐和自由,恰恰相反,劳动成为被迫谋生,从而获得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劳动的异化使异化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这是一种使异化存在或者说维持的力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劳动本身对工人来说,就是一种异化的力量。人是受限制的、被奴役的,或者说这样一种维持还存在着

5、劳动者创造产品的增加、劳动者参加劳动人数的代际累加,这是异化的一种量的增加和时间、空间上的延展。但这只是量的意义上的变化,不能称其为异化的发展。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不仅剥夺了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反而这种劳动产品又反过来成为对工人进一步奴役和控制的力量;异化劳动还不断剥夺了工人的时间与自由,资本家对绝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就使工人不断陷入越来越高强度加班的境地,但这是不可延续和递加的。异化劳动表面上使工人同自己劳动的对象化——产品的对立发展到了极其激烈的地步,但是这还远远没有使“异化”发展到“不堪忍受”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

6、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P55)科技使资本所有者看到了相对剩余价值甚至绝对剩余价值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这是一种柔性的、但却是潜力巨大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它使异化劳动早期以劳动产品物化或者外化形态展现出来的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逐步转化为人与自然的对象化的对立,但更加是一种深层次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在异化劳动产生的同时,科技也日益渗透到劳动之中。在生产实践中,科技渗透到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并不仅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工人生产的熟练程度和经验的丰富与否也会导致生产效率的变化,但这在

7、一定程度上只是极为有限的因素。相对于此来说,科学的作用则要大得多。在对于劳动者的劳动素养、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劳动对象的认识,以及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方面,科学技术都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所以就异化来说,科学技术使异化劳动成为不断深化和加剧的因素,劳动使异化存在,而科技使异化不断发展。我们还可以再次回到作为人的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异化。科学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或者更进一步,作为一种系统化的认识,它支配着人的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