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

ID:24765640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5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_第1页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_第2页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_第3页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_第4页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内容提要: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內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草原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的发展。关键词: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欧亚大陆中部从中国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到欧洲多瑙河沿岸,被一条绵延万里的草原覆盖。这条草原地带位于欧亚大陆的深处,无论太平洋上南来的风,还是北冰洋上吹来的水,都难以到达这里,干旱少雨成为这里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草原上

2、除少数几块靠高山冰雪融水与穿行于大陆腹地的河流滋润的绿洲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于农业开垦,长期以来这里只能作为羊、马、牛、驼的牧地,为游牧人所拥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草原为生,逐水草而居,历经数千年营造了独特的游牧方式与草原文化。历史上活动在中国境内、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草原民族虽然代有更迭,但这些民族的游牧方式却几乎是共同的,从匈奴人、突厥人到蒙古人既走着由草原民族一一游牧帝国一一世界征服者的道路,也依托草原随阳而迁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因此游牧不但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也是认识草原社会的途径之一

3、。本文即本着这样的基点,依托各类二、游牧空间一一各有分地逐水草而居虽然是草原民族的基本游牧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游牧区域具有绝对随意性,草原固然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各地区的牧场却大体划分区域,成为固定的部族或部落放牧场所,草原民族的季节迁移、转换营地基本限于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越过界线到其它部落牧场内放牧的现象虽然在草原上不是新鲜事,但以一个区域为基本核心构成游牧空间,却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史记。匈奴列传》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所谓"各有分地",指的就是

4、匈奴各部分区放牧之事。《史记》的记载讲得很清楚,"各有分地"与匈奴各级首领的领地有关。依匈奴之制单于之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尸,左右骨都侯"。这些匈奴首领的驻牧地点为"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上郡、羌、氐;而单于之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①i。显然匈奴单于以及左右贤王等首领所管辖的范围有一定界限,而左右贤王以下的诸王将,也在相对固定的地方放牧。除这些已在《史记》中注明驻牧地点的匈奴首领外,根据林干先生

5、所作的考证,又可寻出16位匈奴王"分地"的线索,具体见表2。表2部分匈奴诸王驻牧地②I名称驻牧地浑邪王、休屠王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犁汙王、温偶騌王今甘肃河西走廊以北。姑夕王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一带。左犁汙王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部。日逐王今新疆焉耆一带。东蒲类王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南犁汙王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及准噶尔盆地移动地带。於軒王今贝加尔湖一带。右萸韃日逐王今内蒙古河套以东至河北北部。左伊秩訾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带。皋林温禺犊王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满达勒戈壁一带。句林王今甘肃居延海北约

6、600余里处。呼衍王今新疆吐鲁番及巴里坤湖一带。伊蠡王今新疆吐鲁番以西腾格里山一带。匈奴各级首领的权限一般取决于其控制的骑兵数额,"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控制在手中的骑兵数额多,自然地位高,"分地"范围也大,匈奴自左右贤王之下至当户二十四长,即根据控制骑兵数额的变化,而获得相应大小的驻牧地,逐水草放牧。实行"各有分地",分区放牧是诸草原民族的通行作法,《辽史。营卫志》载:"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至涅里始置部族,各有分地。""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7、明史纪事本末》载:卫拉特蒙古"虽逐水草,迁徙不定,然营地皆有分地,不相乱。①j"在诸草原民族"各有分地"。分区放牧的游牧历程中,辽王朝的建立者一一契丹人的情况值得一述。契丹民族的部族很多,依据《辽史》以及其它相关①a(汉书)卷94<匈奴传上)。①b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①c(呼伦贝尔畜产事情),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昭和13年,第22-41页。②c<兴安西省扎鲁特旗、阿尔科尔沁旗畜产调查报告),满铁调查部昭和14年,第240一258页。③c(兴

8、安西省阿鲁科尔沁旗实态调查报告书),伪满洲国兴安局康德八年,第64-66页。①d彼.彼.谢苗诺夫,李步月译:<天山游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页。②d{蒙疆牧野调查报告},满铁调查部,昭和15年,第37-41页。③d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100{纪行}。④d马可波罗,冯成钧译:(马可波罗游记),商务印书馆,第238页。⑤d道森编,吕蒲译:(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2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