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用药制度

养猪场用药制度

ID:24822136

大小:6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4

养猪场用药制度 _第1页
养猪场用药制度 _第2页
养猪场用药制度 _第3页
养猪场用药制度 _第4页
养猪场用药制度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猪场用药制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养猪场用药制度[养猪场用药制度]猪场用药制度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增大,流通环节的日益活跃,生猪疫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一方面,在生猪疫病的类型上,生猪的老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等)继续肆虐,新发生的疫病不断增加,并且许多生猪疫病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因和多重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且发病症状日益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如仅仅单凭患猪的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很难得到确诊,而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时日,往往容易延误生猪疫病的最佳防制时机;另一方面,在生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虽然有些疫病目前已经研制出了有效的疫

2、(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菌)苗可供利用;有些疫病虽有疫(菌)苗可防,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养猪场用药制度。而往往猪群发病后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受损,免疫机能下降,常常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时甚至治疗无效。因此,对规模化养猪场生猪疫病的防制,应树立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体保健的观念,并根据养猪场周边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药物预防方案,筛选出最佳防治效果的药物,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以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笔者结合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生猪的养殖实际和本人指导养殖场防控生猪疾病的经验,谈谈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方式

3、及其注意要点,以供参考。一、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方式(一)季节性预防用药在生猪养殖的一年四季中,随着温、湿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养猪场生猪的一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随着外界温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大,饲料极易发霉变质,如猪的机体抵抗力减弱,猪群的疫病发生率就会增高,极易引起猪瘟、猪链球菌并猪乙型脑炎、猪附红细胞体并猪弓形体并母猪无乳综合征等病的发生;而在气候骤变的天气以及冬春寒冷季节,则极易引起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并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猪衣原体并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病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和冬春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养猪场对生猪疫

4、病的防控应在运用疫苗预防的基础上,全群可采用脉冲式联合用药的方式,防控生猪疾病的发生,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氟甲砜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林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各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灵活合理使用。如用支原净100g/t+金霉素300g/t,对于哺乳母猪产前、产后各用1周,后备母猪、种公猪每月应用1周,小猪、中猪分别在12周、17周各用药1周,可有效地预防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二)阶段性预防用药在生猪生产上,根据其生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将生猪划分为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生长育肥猪以及种公猪和种母猪等

5、多个阶段,而种母猪又可分为后备(空杯)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三个阶段。在生猪不同的生理阶段(或年龄阶段),一些猪病的发生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仔猪红痢,主要侵害出生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的仔猪;仔猪白痢,常见于10~30日龄的仔猪;球虫病,一般7~21日龄的仔猪易感染;蓝耳病,仔猪1月龄最易感染;而由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仔猪水肿病,则常见于断奶后2~3周的仔猪。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可以根据生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或年龄阶段)的特点,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来预防生猪的一些疾玻如仔猪出生后2~3天内,每头仔猪肌

6、肉注射补铁剂100~150mg(如生血素),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剂,每头1ml,10日龄仔猪每头再加量注射1ml。仔猪在3、7、21日龄分别注射3次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ml,每次0.2ml),仔猪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半个月,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150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可有效地预防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三)应激性预防用药应激是指猪群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同时刺激时(如仔猪断奶、免疫注射、去势、驱虫等),所出现的非特异性的全身性反应。猪群发生

7、应激往往容易引起生猪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改变,导致猪群的生长发育迟缓,繁殖性能下降,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在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应激反应的大小常常与生猪的品种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外来品种生猪的应激反应强于培育品种,其中皮特兰、比利时长白、台系杜洛克高于其它品种,培育品种生猪的应激反应高于本地品种。而引起生猪应激反应的因素则较多,如天气过热或过冷、生猪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潮湿、仔猪断奶、猪群混群或换圈、仔猪去势、猪群运输、防疫注射、疾病治疗、饲料及饲喂方式突变等,均有可能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规模化养

8、猪场在生猪的饲养管理上,除了应尽可能减少引起生猪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