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ID:2484026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2007-12-13一、名词解释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3.纵向研究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4.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5.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

2、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6.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7.自我中心语言: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表现为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跟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8.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9.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10.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11.记忆恢

3、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2.同伴关系 :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13.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14.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15.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16.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

4、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17.关键期:(见简答题)1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2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6二、填空题1.开放的不断积累的2. 社会条件3.特定的发展阶段4.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5.实证研究法  理论研究法6.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7.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   产品分析法8.主试被试9.年龄偏小年龄偏大10.听力损伤11.噪音12.必要的物质前提13.1280  14.发展的普遍性15.六个 16. 视觉偏爱17.依恋-回避型安全型  

5、焦虑-反抗型         紊乱型   18.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19.上下 前后左右20.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1.基因得以协调组织起来    22.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23.幼儿期24.抽象逻辑思维25.愿意应该26.类型 好坏 积极  消极27.蝌蚪人28.依从性评价29.主观情绪性 30. 内心品质31.自我评价教师632.身体心理33.视力 34.适应 促进35.自传体记忆36.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复述 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37.气质38.语音语法 词汇 口语表达能力语用技能39.前道德阶段 他律

6、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40.学习水平41.好动  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42.母爱43.使用不当家长本身44.去自我中心化45.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46.无意识记47.4岁48.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和回答49.使用不当家长本身50.色盲 51.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52.注意  保持 运动复现强化和动机53.知觉研究54.音乐的感知者 表现者欣赏者55.变换 冲动感染暴露56.积极词汇57.消极词汇58.工具性侵犯 敌意性侵犯59.物体颜色60.直觉行动性三、简答题答案要点(详细阐述,酌情加分)1. 横向的优点和缺点:时间短

7、且省力;数据有代表性和稳定性;/难以寻找转折点;有抽样误差;///纵向的优点和缺点:直接测量可得到第一手资料;对某种心理现象的探索;/研究耗时费力;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2. 关键期概念的由来;///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3.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4.消极强化是什么;///消极强化的目的5.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6.气质有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