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

ID:24841943

大小:32.4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6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_第1页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_第2页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_第3页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_第4页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与答案姓名准考证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

2、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作品是文化最鲜活生动的载体,它们以语言、形象、色彩、韵律等手段,记录和表现文化中的思想、审美、精神、气度,作为“高峰”的文艺作品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特征: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底蕴,充盈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又可以唤醒欣赏者的文化自觉、建立起文化自信,甚至包含推动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因子。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文艺创作要发挥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加需要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石来攀登文艺“高峰'纵观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的系列问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是个根源。因历

3、史虚无主义而否定历史,就会创作出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或英雄人物的作品。否定传统文化所尊崇的“真善美”,就会创作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作品。这是由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缺少坚守和深刻认知,造成价值混乱和精神缺失。当下,不少文艺工作者陶醉在追名逐利的潮流中,没有把自己当成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甚至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够敬重,对自身的文化使命缺少自觉,是文艺界“浮躁”风气的重要根源。对文化发展缺乏主动承担的责任意识,就会造成利益至上。创新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特征,这一点

4、在文艺创作领域表现突出。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的变革经历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创新实践。到了近代,中国引入西方现代诗,形式和内容都脱离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轨道.诗歌的力量渐渐式微。解决这一状况的方法是“走中国诗歌创新之路”。而这种创新,既要吸收古典诗歌的思想和审美价值,也要接纳现代西方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冲突和张力的阐释.来找到自己的中国方法、本体立场、东方身份。概而言之,要再创诗歌的“高峰”,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样才会避免因对以创新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继承,而造成有影响力的原创匮乏。近代中国曾经借西方文艺理论和创作思

5、潮来推进中国文艺创作的转型,这种影响今天依然存在。过度倚重西方,导致中国传统文艺价值在当代的失语^增加对本土文化价值标准足够的自信,避免崇洋媚外,是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艺“高峰”都具有理论自觉和自信,作品往往折射出理性的光辉.自觉或不自觉地扛起独特的民族美学旗帜,践行、发展甚至自创一套美学理论,成就真正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摘编自章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筑就“高峰”的基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表现的内容是文化中的思想、审美、精神、气度,其外在

6、表现手段是语言、形象、色彩、韵律等。B.当代文艺作品一定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底蕴,具有当今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又是当今时代的文化精神的高度浓缩。C.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缺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抱若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而否定历史,否定传统文化。D.不把自己当成文化的传承者,缺乏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责任意识,是部分文艺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够敬重的表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从概念入手,围绕着文艺作品阐述其内涵、特征、作用.并引出下文。B.文章论证当下文艺创作系列问题根源时,先摆出

7、一典现象.再揭示其中原因。C.文章中间的论证部分采用逐层论述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论证。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并对文章主旨由提升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作品之所以能成文艺“高峰”,关键不在于它能唤醒欣赏者的文化自觉、建立起文化自信,并包含推动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因子。B.“走中同诗歌创新之路”并不是要排斥我国古典诗歌的思想和审美价值,而是要融合中西诗歌文化,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与身份。C.对以创新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继承,造成有影响力的原创匮乏,既是缺失文化自

8、信的一种表现,也是缺失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D.当代文艺作品缺失了中国传统文艺价值.是由于当代文化界崇洋媚外,从而受西方文艺理论的冲击,失去对本土文化价值标准的坚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