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ID:24900954

大小:182.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6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1页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2页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3页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4页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土木建筑学院实习报告实习类型:建筑认识实习专业班级:建筑学10-2班学号:201034685学生姓名:张俊昌指导教师:程澜任媛媛2012年1月6日实习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张俊昌学号:2010304685专业班级:建筑学10-2班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及任务: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3、通过参观,运用所学知识品评建筑的优缺点,提高自身的观察

2、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下面的课程设计打下基础。实习地点:南京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青年奥运会体育馆,夫子庙徽派建筑群实习时间:2011.年12月26日到2012年1月6日。实习内容及要求(一)建筑学知识参观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内容: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二)房屋构造通过去参观了解以下内容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2、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

3、部构造及施工特点;3、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4、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5、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日程26日:中山陵 蓝瓦白墙,气势磅礴的建筑群矗立在绿林苍翠的南京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中,显得格外的瞩目。这就是被誉为国父,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中山陵。中山陵,整个陵墓群由南往北,沿中轴线向上升高,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遵照孙中山先生临终葬于钟山的遗愿,于1926年春破土动工,历时3年时间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园建筑群。初入陵园,森严整齐的参天树木与一望无尽的石

4、阶所形成的庄严肃穆会凝成一种特有的寂静氛围,这与缅怀伟人纪念历史的深刻意义融为一体,使人肃然起敬。  正面看去,中山陵左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岩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色大字。牌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沿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义。青色象征苍天,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彰显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中山陵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

5、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 当年孙中山葬事筹备处曾经广泛征集陵墓设计将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这一设计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质朴,别创新格。  如今从空中俯瞰整个中山陵,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时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窿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形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局部处理上,都十分和谐,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南京这些年可想也和国内的许多城市一样,竭力挖掘和利用

6、自己已有的文化资源以重塑城市形象。但这些文化资源,虽然常常声称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事实上却在时空流变中产生了交错和堆叠,有时索性就是“传统的发明”。例如清凉山山门匾额上题写着“六朝胜迹”,但其实内中无疑已没什么六朝的痕迹与清凉山仅一路之隔的石头城,是另一处著名的六朝遗迹,但也是不同时代的遗迹堆叠而成的:最下面的山墙看来或许是六朝的,其上的砖墙则为明代所建,而又其上的砖石和植被,都是近数十年的吧。鸡鸣寺虽起于西晋,但现址却是康熙年间所建。莫愁湖、雨花台,想来也大抵如此。他们既不是固守传统形式的,也不是仿西方现代建筑的形式。它有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征。形式上给人的感觉就有秦汉时宫庭建

7、筑的味道,但也别于那种固有形式,材料也是用到了当时的新材料。装饰上也不同于传统,大大的简化了装饰的内容,虽然是简化了但也依然保持有民族性的一些经典内容。其次,从建筑文化上说,它既传乘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同时也具有那一个时代的特有文化。20世纪初,中国正处在一个动乱,时代交替的时期,同时海外文化的进入,冲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旧时代的过去,新时代的到来,必定会有新的文化去替代旧的文化,建筑也一样会有新的建筑思想、新的建筑形式去替代传统的建筑形式,然而海外文化的进入,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