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ID:2490802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_第1页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_第2页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_第3页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摘要】农村小孩基本上从出生到上学都在讲家乡话,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他们羞于交流,怯于表达,缺乏应有的锻炼勇气和机会。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都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口语课常常遭到冷落,或老师轻描淡写,或学生寥寥数语,口语教学变得异常的艰巨而富有挑战性,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探索和尝试。因此,本文试着从制约学生说话能力提高的因素和训练说话能力的一些方法两大方面来论述自己观点。  【关键词】口语能力;制约因素;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一、制约学生说话能力的因素  农村小学生都不善于言谈,要么不敢说,要不不知道怎

2、么说。尤其是我们农村偏远地区,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不仅与我们农村教师口语化教学弊端有关,而且农村小学生各种不良心态的存在也是重要的原因。具体说来,可分以下几种:  1.性别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学生在发展规律上有明显的差别,而性别差异的研究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我们在一线从事教育的教师就不难发现,女生在语言表达上要强于男生,口语更清晰,表达更流畅。每一次学校组织的朗诵大赛,获奖的基本是女生;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成绩女生也要明显好于男生。所以作为老师应重视这一差异,因“性别”4施教。  2.性格因素。人的性格可分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与性格

3、外向的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内向的学生不太爱讲话,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心里有话总喜欢憋着,久而久之,变得更加内向,甚至连和别人讲话都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而性格过于开朗的学生则侃侃而谈,无话不说,叽叽呱呱,口无遮拦,说话没有目的性,过于口语化,有时还容易引起误会,有时又会破坏纪律。作为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性格”施教。  3.教育因素。一般而言,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定的偏袒心理,在教学上很难做到面对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朗诵课文总是那么几个勇于表达的人参与,受表扬的也是他们几个。很少老师会耐下性子来花时间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他们眼里,爱不爱说话似乎是人的天赋,于是就慢慢地放

4、弃了对他们的培养。失败的教育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4.环境因素。“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他们每天所面对的人和事都不同,接触的社会可能也有所不同,这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影响是相当大的。一个乐观和谐的家庭可以造就开朗善谈的小孩;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可能会把小孩引向孤独内心的境地。作为老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因人而异,利用多种途径帮助一些在口语上有障碍的学生尽快适应。  二、训练说话能力的一些方法4  当今社会,说话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在未来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状况,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不断的努

5、力创造条件改造他们。说话是可以塑造的,上天不肯给每个人善于言谈的天赋,但又给了除聋哑人之外的每个人去学习说话的平等机会,我们应该珍惜。那么,我们该从何入手,才能收效显著呢?  1.课前演讲。为了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可开设“课前小演讲”活动,有班干部组织,教师一旁指导,根据生活实际制定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定时演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练,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然后学生或老师讲评。评价学生时要多多表扬,尽量让他处于开心的学习环境中,不要去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2.课文复述。复述课文是指学生将学过的课文经过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语言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是

6、培养学生语言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和朗读课文有很大的区别,抛开课文,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和对课文情感的感受能力去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的情节与主题,人物的感情和动作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多数文章都有一定的情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多次朗读后尝试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特别是一些有趣故事课文,应该留给一些说话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那些怕说话的学生第二次复述,撬开他们的金口,加入口语训练的队伍中来。  3.组织辩论赛。利用课文教材为素材,在合适的时间组织辩论赛,人人参加,重在参与。我们可让学生围绕一个辩题(如“老人被车撞倒该不该帮忙”、“学生看电视会不会影响

7、成绩”4等)分成两大组发表相对或相反的意见,双方必须根据对方发言的内容机动灵活地变动自己发言的内容,对双方的关键意见必须针锋相对、毫不迟疑地给予回答,这种方式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机智应变能力和语言的精确性、论证性等。  4.成立口语类兴趣小组。比如,辩论小组、相声小品小组、课本剧小组等等,给他们尽可能的创造环境,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在口语训练这个大家庭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说话能力。教师要加以指导,使兴趣小组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并随时带到气氛,尽量把学生带到活动的情景之中来,使每个学生都用心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