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ID:24929094

大小:61.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_第1页
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_第2页
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_第3页
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荆亚冰韩再红山丙师范大学山丙临汾,041000摘要:对于学习技艺,在中国有句古话------“师父引进门,修行靠自己”,学习声乐艺术也同样如此。但是,在今天的专业音乐院校中,声乐教师所掌握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学手段、教学切入点也并非一样,在传授知识时,是如何做到师父“引”进门的呢?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关键词:声乐;教学;练声一、初学声乐的练声1、初学声乐的呼吸。在tl常生活中,人们说话就要涉及到呼吸,而歌唱中的呼吸是不同于说话中的呼吸的。歌唱中,气息是歌唱的动力

2、,正确的呼吸是歌唱气息的基础,关于歌唱呼吸,一般以下三种类型:胸腹式联合呼吸、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通过观察,自然大口地吸气,“吃惊”状态下的吸气,速度快,但是吸入的气比较浅,一般只是在胸腔的上部,几乎没有腹部力量的参与。从生理角度看,即是吸在肺上沿和支气管里的,这种吸气方法就是胸式呼吸法,歌唱时是不主张的。而腹式呼吸法则是将气息吸在腹部为主,生理角度看则是吸入在肺的底部,让肋骨连着小腹的肌肉群有向外扩张的感觉。比如:观察一个熟睡的人,小腹部一起一伏的深而慢的呼吸,就是吸在腹部的。用这种方法吸气,会

3、吸得特別深,用在歌唱中,会导致声音缺少灵活性,运动的反应相对较慢,也有它的弊端。当今,声乐届普遍公认的最好的吸气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用口和鼻子同时吸气,是胸腔和腹腔同时运动,吸入的气又深又快速,对于歌唱的气息运动原理来说,是很科学的。2、初学声乐的口腔状态。学习声乐技巧,也就是对歌唱时所要用到的一系列器官进行训练,以达到协调熟练的程度,形成适应于演唱吋所需的正确状态,初学阶段就要训练U腔的打开。对于初学者,要训练自己的U腔能够满足歌唱所需要的任何元音的变化,如最基本的“a、0、e、i、U

4、”五个元音。要分别强调五个元音的打开状态,训练发声吋五个元音的实际状态。打开口腔的同时,舌头在U腔中的任何动作都会改变声音的质量,为取得最佳的共鸣效果,一般应将舌头平放在口腔里,舌头稍稍抵在下牙齿的后面。有很多初学者会在歌唱中把舌头后部抬起或舌头往后缩,这样的动作必然影响喉咙的空间,影响U腔的自然打开状态,发声吋也就影响了声音质量。有声乐教育家对此说过:“要让舌头像婴儿一样安静的躺在摇篮里”,这说明歌唱吋舌头在口腔里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3、初学声乐养成好的喉头位置惯。有的人天生喉头位置就比较高,有

5、点人喉头却比较低,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而更多的人由于天生的声带长短厚薄,能发声的音域本身就比较窄,不能胜任高音的要求,又没奋得到良好的训练,需要唱稍高一些的音则本能的会上提喉头或紧缩喉咙,用挤压喉咙、改变喉咙的空间来勉强发声,这样的发声即是平常所说的“喉音、憋着唱”,这种声音不仅不悦耳,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不能胜任歌唱吋所需的基本发声要求。正确的喉头位置应该是深而慢地吸气吋,咽腔、喉咙的充分打开,喉头微微向下舒展的扩张状态。二、声乐学习的训练重点…中声区中声区是指,在每个人不经过任何的专门训练的

6、原始音域基础上,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张的歌唱中间段的基础声区,是声音向高低两个方向发展的中间部分。声乐教学也是冋其他学科一样,要尊重科学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声乐教学要从基础入手,首先应建立牢固的发声基础,逐渐扩展音域、提高技术,而不能盲目的在短吋期内就要求初学者达到某个较高的程度。三、扩展音域阶段扩展咅域,不论是对哪个声部的学4者,都是很重要的。男高咅卢部学>」者要想顺利解决换声点的问题,进入高音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一般情况,男高音学习者在唱到的(2或#(2时,如果还是用中声区的

7、发声方法演唱的话,总是会出现一个坎儿,声音会不由控制的“破”掉。这一两个冇明显变化的音,在声乐上称之为换声点。要解决这个破音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换声区以达到“消火”“破”音,达到声区衔接完整、统一,让听者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过渡痕迹的目的。就声区转换的技术训练来说,换声区一般是中声区后面几个音。以男高咅为例,一般是从bl、(:2到#{2、g2大约五六度音的范围。歌唱者要从中低声区顺利的唱到高声区,就得注意换声区的技术“操作”方法。即是在掌握中声区唱法的基础上,要求歌唱者在发声的瞬间,做一个被“吓一跳”

8、后倒吸一口气的动作,让喉头稍向下退让,以稳定咽腔,并向上送气,此吋会感觉声音更向上、向远方传送,这样就自然的进入了换声区。在换声区,不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唱,反而要像唱弱咅一样适当控制住咅量,并II要将所唱的元咅依靠上唇和面部肌肉的收缩,将元音逐步集中变窄,这种在换声点逐步将元音变窄而进入高音区的方法,声乐上称之为“关闭”。由此可见,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之重要。所谓“师父引进门”,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引”进门。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甚至是错误的引导的话,那么学生的“修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