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

ID:24944550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_第1页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_第2页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_第3页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笛卡尔曾说过:知识好比是大树,哲学是树根,科学则是树枝。海德格尔汄为“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并强调“这一点适合于任何一门科学”。而马克思则在肯定了科学于历史变革屮的推进作用的同时指出了只有哲学才是批判现实lit界的“思想武器”。哲学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科学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健康的发展。由此4见,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则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一、哲学是科学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科学的产生则源于哲学的发展,当人类的学问(哲学)发

2、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变得好实问实学了,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实事求是之学,既科学。近代,科学逐渐从哲学中脱胎出来,并分化、衍生出门类众多、学科分支繁茂的专业。哲学运川逻辑、演绎、推理、思辨的方法获得丰富的哲学知识,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科学运用实验观察、分解、分析的方法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由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是先有哲学而后有科学,它们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先后阶段。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上的先在者亦必是逻辑上的先在者。故在科学与哲学并存的历史条件下,哲学既是科学的历史前提,也是科学的

3、逻辑前提。二、哲学对科学有指导作用。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消极的指导作用。对科学起积极指导作用的哲学,首先是唯物主义竹学,是西方科学的原始形态,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动力和观念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而唯心主义则指导人们开展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使他们离开古典物理学研究的轨道,这对于古典物理学的发展来说S然具有消极意义,是为哲学对科学的消极指导作用;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乃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可谓此消彼长。总而言之,在现时代哲学与科学相辅相成,哲学如果

4、结合科学的发展,总结科学成果,会对科学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倘若脱离科学发展而埋首于历史的竹学书海中,不仅对科学起不到指导作用,反而会消极的引导甚至阻碍科学的发展创新。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特征及其局限性?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一一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评述:①在贡献方而,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

5、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②在局限性方谢,机械性【以机械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形而上学性【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法密切相关。还原分析法:把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进行一一研究,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其局限是缺乏整体性认知和思考】、不彻底性【割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系统自然观: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

6、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而的发展。3.它注重研宄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宄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衙的发展。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人工自然观: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W: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

7、识狹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生态自然观:1.它倡导系统思维

8、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1.系统自然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