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

ID:24960431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_第3页
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FPGA的指纹采集系统设计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Xilinx公司FPGA芯片XC3S500E的实用指纹采集系统。给出了指纹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控制流程,并详细描述了各个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实现方法。关键词:指纹采集;FPGA;I2C总线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所特有的生理特性(如虹膜、声音、指纹等)进行身份鉴别的一项技术。由于人体生理特性的唯一性,使得这种技术比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具有更好的安全行和方便性。其中,指纹识别是被应用最多而且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FPGA芯片作为主控制芯片,采用OV7120指纹传感器的指纹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1.

2、指纹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采用Xilinx公司Spartan-3E系列XC3S500E型FPGA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其50万门的容量满足了全系统设计的需要。选用基于OV7120黑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指纹传感器,采集640×480的灰度指纹图像。  指纹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中的I2C控制模块、SRAM模块和VGA显示控制模块全部在FPGA芯片上设计实现。OV7120指纹传感器有16根信号线,通过FPC16扁平电缆连接XC3S500E系统板上的FX2-100S-1.27DS连接器。同时,XC3S500E系统板也提供了标准VGA接口连接显示

3、器。2.指纹采集系统控制流程设计  整个指纹采集系统的软件控制流程如下:主控FPGA芯片XC3S500E向指纹传感器发出开始工作命令;然后,通过FPGA中的I2C总线控制模块向指纹传感器发出工作方式设置命令;在I2C控制模块完成对OV7120指纹传感器的工作方式设置后,开始实时接收采集的指纹数据,同时将采集到的一帧指纹数据写入在FPGA中设计的SRAM中;最后由VGA控制模块读取SRAM中的指纹数据经VGA端口送到显示器显示。2.1I2C总线控制模块设计  OV7120指纹传感器的工作方式、数据输出格式、扫描模式等参数的设置通过SCCB串行接口来实现的。而SC

4、CB串行接口就是简化的I2C总线。在XC3S500E芯片上采用VHDL语言程序软件模拟方式,实现对I2C总线接口控制,完成对OV7120指纹传感器工作方式的设置。  根据I2C总线的通信协议,将总线上的信号划分为空闲(idle)、启动(start)、写(hz时钟频率分成25mhz并提供给其它子模块作为时钟;VGA时序控制子模块用于产生640X480显示范围,并控制显示范围和消隐范围以及产生水平同步时序信号hs和垂直同步时序信号vs的值;按照SRAM中数据存储地址读出显示数据,并将R、G、B的值通过VGA接口传到CRT显示器。  VGA时序控制子模块部分的行列控

5、制源程序如下:  ProA:process(clk)——行扫描控制进程,640个像素点,  Begin行同步头时间大约等于间大约等if(rising_edge(clk))then于扫描160个像素点的时间  if(ht<800)thenht<=ht+1;  elseht<=0;  endif;  endif;  endprocess;  ProB:process(clk)——列扫描控制进程,扫描480行的  Begin时间,场同步头时间大约等于扫  if(rising_edge(clk))then描45行时间  if(ht<640+8)

6、then  if(vt<525)then  vt<=vt+1;  n<=n+1;  elsevt<=0;  endif;  endif;  endif;  endprocess;3.总结  这种基于FPGA芯片的指纹采集系统,全部控制逻辑在单个FPGA芯片内部实现,简化了外部电路设计;利用FPGA较高的工作频率使得指纹采集、传输、处理速度快,在后期还可加入图像处理的算法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全系统具有机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