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

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

ID:24971501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_第1页
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_第2页
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云明杨云明(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小学校遂宁629136)【内容摘要】:2013年,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一致强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首次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据我调查发现,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目的兴趣远远高于课木内容。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懂得该怎样去阅读那些文章,“新概念阅读”强调:阅读是未来教学的一块基石,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木,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我针对如何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作出的几种简单的概括。【关键词L遵循阅读步骤抓住记叙要素

2、找线索抓论点理解证据分析论证一、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形式,一般运用描写和叙述的表现手法,一篇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来达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目的,阅读小说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步骤:(1)熟悉故事情节,它是分析小说主人公和主题思想的基础,小说中的任何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因此,首先要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部分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和小说的主题。以日木现代小说家星新一的《喂一一出来》为例,该文章是篇科幻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填洞公司”利用偶然发现的一个“无底洞”招徕生意,人

3、们将整个城市难以处理的废气物全部填成这个洞,但最终人类将要为自己的自作聪明付出代价,读者通过阅读概括出小说的故事情节便可知道,星新一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提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终要遭到大自然垢惩罚,只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世界才能更加美好,人们生活才能更加和平。(1)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要表现方法的文学形式,而人物形象又是通过人物描写来刻画的。因此,分析作品中人物描写的特点,是阅读小说的重要方法。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冇对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茨感格的《列夫托尔斯

4、泰》作者抓其须发特点,且用比喻的修辞体现出来,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长髯覆盖了两郏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面部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穿戴方面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礼,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来体现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更会深刻地走进我们的心里世界,体现出其独特的性格特征。(2)注重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方法,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场所自然景物等。社会环境指:决定人物思想性格,驱使人物行动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孙犁的《芦花荡》为例。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幽美、诗情画意的芦

5、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tl战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故事的社会环境是抗战吋期,小说把主人公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活动中,把老头子的思想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致。教会学生在了解社会背景的下,结合自然环境的分析,弄懂该文章主题,便不是难事。阅读小说除了遵循以上3个步骤外,还要注意小说的结构,表现手法等,只冇对这一切做全方位的分析、了解才能较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从中受到教益。二、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在中学阶段,记叙文也有相当比例。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冇助于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学效率。只要我们抓住以下几点,记叙文的分析便会迎刃而解:(1)弄清记叙文六要素

6、,(1)找出文中线索。有的文章有几条线索,认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作者安排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展开敌事情节。明线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暗线是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变化,学生理清了这两条线索,分析该篇文章,便不难了。(2)分清文章的记叙方式。(3)分析表现手法。只要学生按以上方面阅读记叙文,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会轻松许多。三、议论文的阅读方法。议论文也是中学学习常见的一种文体。阅读它的方法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论点:论点是文章提出的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找出文中的论点,才能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文中所需解决的问题。(2)理解论据。它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

7、依据。它分为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实和事例,以及统计数字等等)和理论论据(公论的观点、原理、定律、格言等)两种。理解论据首先要理解文章选用的论据能学证明文章的论点,其次,要理解文章选用的论据是否据有典型性。(3)分析论证过程: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阅读议论文、分析论证过程,提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分析论证方法,论语方法有:例证,因果论证、引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等等。参考文献:[1】《语文新视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2】义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