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ID:24980540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高晓娟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丙关小学266700“教学生活化”观念由来己久,最早可以追寻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通过抨击宗教祌学对人的压抑,宣扬人文主义,开启了教学生活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教育学家纷纷将生活作为教育的功能和目标。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如今教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改革

2、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在推进数学教学生活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等都在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的实际,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颇有成果。但在实践中却仍然存在诸多误区,许多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学环节中,有的教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理解成“数学”和“生活”的简单并列而忽视了二者的内在联系。课堂上能够教会同学认识和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但是效果仅止于此,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掌握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规则和方法,这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教育生活化的目的。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国目前小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几种表现在

3、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两个层面。在教育理念上表现为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不深,在教学内容上表现为生活元素形式化。一、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不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尝试在课堂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但最终目的不是学以致用,而是以考试,以分数来作为教学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目标,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实际上是“重数学,轻生活”的教育理念的体现。这种只注重应试考核而忽视数学实用性的做法非但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d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数学是枯燥的,单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对理念的认识偏差还表现在“重

4、生活,轻数学”。有些教师为了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增添了很多没有意义的情景设计,并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二、生活元素形式化1.生活化素材与数学概念的关系。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有的教师随意引进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原型,盲从“数学源于生活”的信条,而忽略了“数学不是生活的简单反映,而是生活的抽象与概括”,导致选择的生活原型与数学概念的内涵不相符。若以此作为数学思考的基点,势必异化数学本质,偏离教学B标。生活素材并非数学概念的类比,而是数学概念的表现。类比,固然是一种方便交流和理解的方式,但它也会为表达增添远离真理的风险,在教学中甚是如此。例如在“倒数”的教学环节,奋教师将其比作“倒着说话”、“

5、倒着走路”,虽然形似,但神不似,完全脱离了“倒数”的数学本意,这种生活元素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弊大于利的。2.生活化素材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此处所说的生活实际指的是小学学生所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必须要立足于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素材与生活实际相契合是素材得以运用的前提。冇的教师所引入的生活素材虽然包含生活元素,但是要么偏离生活实际,要么成人化严重,这些都无法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S的。比如在学习“百分数”吋,以银行存款利率、税率等为素材便极有可能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他们的生活实际不符,反而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纯粹构建数学模型、脱离实际的素材更是比比皆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入生活

6、化素材,加入怎样的生活化素材必须要充分考虑受教育群体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生活化的作用。3.非数学元素与数学元素的关系。生活化素材往往蕴含着数学与非数学等众多元素。在现实的生活情境粉饰下,非数学元素更易为学生所感兴趣,往往会冲淡其至挤兑内在的数学元素,进而失去数学味。而事实上,引入生活素材的根本0标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生活情境中蕴含的内在数学内容才是数学教学0标所及的。小学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非数学元素仅仅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虽然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非数学元素仍然应当处于次要地位。引入生活素材吋不能使非数学元素喧宾

7、夺主。1.生活经验与数学思维的关系。一个完整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双向建构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意义。数学生活化是让学生能在生活情境中学4、理解数学,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就是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冇的教师所引入的生活素材太过程式化,会导致学生跳过数理思维,而直接根据日常生活的事理经验得出结论,这与数学学4的0的是相悖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注意,所引入的生活元素应当能够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